第一章 南归(第2页)
“敝姓陈,南海人,归乡。”
“南海好地方!”李商人来了精神,“广州金山银海,生丝瓷器茶叶出海无数。南海县桑基鱼塘,更是富庶。”
“李掌柜对岭南倒熟悉。”
“跑过几趟混饭吃。”商人嘆道,“富是富,可世道不易。听说南海大族占地,小民艰难。海上红毛番、佛郎机人也不安生。官府也,唉。”他摇摇头,不再多言。
陈子壮静听不语。
船行缓慢,顛簸不断。
……
过了运河,经长江、鄱阳湖、赣江,眾人於大余县下船走梅关古道。
主僕雇了三名当地挑夫,行至半山茶棚歇脚。恰逢一队广东商队在此休息,骡马驮蔗香料粗布。
陈子壮以粤语搭话:“老哥边度来嘎?(从哪儿来的?)”
领队见其气度不凡,乡音亲切,忙答:“南海九江堡!运去赣州。先生系?”
“同乡,南海沙贝陈氏,归家。”
“沙贝陈?”领队一惊,態度恭敬,“失敬!沙贝陈家系南海顶顶大噶书香门第!”隨即压低声音,“陈老爷有排冇翻去啦?(有阵子没回去了吧?)”
陈子壮心中微动:“系啊。家中可好?”
领队左右看看,声更低了:“家大业大是非多。您呢支(您这一房)族里几位老爷好似唔系几啱牙(不太和睦)。县里新来个朱县令,手伸得几长(手伸得很长)。”
陈子壮默然听完,谢过领队,不再多问。
……
入了梅关,景色大变,赣南的峻岭深谷化为起伏和缓的丘陵,山间溪流潺潺,匯入更宽阔的河流。
植被变得浓密多样,高大的榕树气根垂落,芭蕉叶阔大舒展,竹林青翠,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
村落依山傍水而建,不再是北方或江南常见的土坯或砖瓦,多见竹木结构,顶覆茅草或陶瓦,田埂上间或能看到成片的桑林或甘蔗田。
口音也彻底变了,路上遇到的樵夫、农人遇到的樵夫、农人,交谈声传入耳中,是久违的的粤语乡音,陈子壮几乎本能地放鬆下来。
“老爷,岭南水真多。”庞嘉胤四顾。
“水网密布,地气热。”陈子壮深吸草木清香,以粤语问老农:“阿伯,借问声,呢度去南海县沙贝村,仲有几远?(老伯,请问去南海县沙贝村还有多远?)”
老农热情答:“落咗呢座山行官道,快嘅两日就到。你系沙贝人?”
“系啊,翻屋企。(是啊,回家。)”
“沙贝好啊!陈姓大族,出过好多举人进士!”老农竖拇指又摇头,“后生仔依家翻去,自己执生啦(自己小心点)。”
“走吧。”陈子壮收敛心神,对庞庞嘉胤和陈福道。
……
广州府南海县,沙贝村外。
沿路凭记忆与指点,三人终於走到陈府门前。
陈子壮於十步外站定。
这里是家,如今,他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