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沙贝一体(第1页)
他当眾宣布:“为陈三狗的妹妹阿秀、李水生的遗孀李氏和幼子,在陈氏田庄內,立即划拨『永业田。每户水田三亩、旱地二亩,五十年內不用交租纳税。地契就在这里,天地为证!”
崭新的地契被郑重交到阿秀和李氏手中。阿秀抱著哥哥的灵牌,痛哭倒地。李氏抱著孩子,哽咽著连连磕头。
“王石头壮士,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他的名字將永远供奉在忠烈祠。他应得的抚恤银,会用作祠內的香火钱和日后的抚恤基金。”
他看向人群,朗声说道:“乡亲们!英烈的家属,就是我们的父老兄妹!农忙的时候,有力气的人要帮他们耕种收割,不要让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这是沙贝人该有的情义!”
“帮!一定帮!”
“陈家仁义!我们帮著干!”
“阿秀妹子,以后收稻子,包在我身上!”
同村的乡邻、同队的战友、同样从香山逃难来的乡亲,纷纷大声响应,真情流露。
陈日新、陈日昌兄弟站在人群最前面,亲眼目睹了整个祭奠过程,亲耳听到抚恤承诺,也更深刻体会到这半个月来在海盗肆虐下独自抵抗的惨痛。
陈日新深吸一口气,走出人群,对著高台上的陈子壮,高声说道:“陈翰林!现在正是危难存亡的时候,只有您才能统合沙贝全部力量,共同抵御外敌!我们兄弟俩,愿意交出所有船队、护卫、存粮和钱財,听您调遣!沙贝的安危,就託付给您了!”
说完,深深一揖。
陈日昌紧跟其后,单膝跪地:“请总练收下!沙贝陈氏海商,唯您马首是瞻!”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何记米铺的何掌柜、黄家地主黄有財等几个大户脸上。
何掌柜脸色变幻,黄有財眼神闪烁,嘴唇动了动,似乎有些不甘心。但看著周围群情激愤、充满期盼的村民,听到人群中有人喊“跟著陈翰林才有活路!”“陈家仁义,我们服!”,再想想自家被海盗抢空的仓库和死伤的伙计,那点私心终究抵不过对海盗的恐惧和对活下去的渴望。
两人对看一眼,无奈地嘆了口气,也上前一步,拱手道:“我们也附议!愿听陈总练號令!”
……
吉时已到。
肃穆的奠基土坑旁,新立起一面巨大的旗帜,深蓝底色,上书“沙贝团练”四个苍劲大字,下方绣著交叉的藤牌与长矛图案。沙贝村有头有脸的人物、新整合的各家武装头目、琼林团练全体將士、以及无数闻讯赶来的村民,將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陈子壮站在旗下,庞嘉胤、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升、陈旭、陈存中等核心成员肃立身后。新接收的沙贝各村各户武装丁壮、船只经过初步筛选整编,剔除老弱,列成几个方阵,总计约四百人。
“今天!”陈子壮的声音传遍四方,“在这英烈长眠之地,沙贝团练,正式立旗!”
他环视眾人:“我陈子壮,受父老乡亲重託,担任沙贝团练总练,这个职位不是为了权势,只为实现『卫乡安民四个字。庞嘉胤任副总练,主管训练和作战;陈邦彦任总司训官,掌管教化和军心;张家玉掌管谋略,陈子升掌管后勤,陈旭掌管文书!各司其职,令行禁止!沙贝团练,以戚继光將军《纪效新书》为骨架!以卫乡忠烈之魂为精神!同心协力,共抗外敌!”
“同心协力!共抗外敌!”庞嘉胤率先振臂高呼。
“同心协力!共抗外敌!”四百人的吼声匯聚成雷霆,在沙贝上空迴荡。
很快,在陈子壮的亲自安排下,严格的甄別迅速开始。庞嘉胤与陈邦彦坐镇,对新加入的二百四十多人逐一筛选。
“姓名?籍贯?什么时候来沙贝的?以前做过什么?”庞嘉胤发问。
原本沙贝本分的渔民、农户子弟,或是海商护卫中知根知底、作战勇敢的人,被优先补充进战斗队伍。
轮到几个眼神飘忽、看起来油滑或来歷不明的人时,陈邦彦接过话,语气温和地说道:“这位兄弟,看你体格精壮,但对忠义教化似乎了解不够。团练上下一心,意志尤其重要。请先加入『卫乡工程营,修筑工事、疏浚河道,既能强身健体,也能接受忠义薰陶。等通过考核,再进入战兵队伍。”
不由分说,就把人带走了。营中早就安排了人手“陪同”,一边让他们搬石运土,一边反覆灌输“团结抗贼”、“沙贝一家”的道理,甚至“不经意”地透露一些半真半假的布防信息。
“沙贝团练”的威名和“卫乡忠烈祠”的感召,吸引了不少游学兼避难的读书人。
琼林书院门前,人来人往。
十名年轻士子风尘僕僕地赶来。带头的是本县寒门出身的才子林承曜,他对迎出来的陈邦彦深深行礼:“晚生等人听说陈总练大义,书院在战火中仍不中断教学,更培养忠勇之士!特地前来投效,愿尽微薄之力,共同保卫家乡!”
另外六人是本地寒门,三人是从邻县闻讯赶来的士子,眼中都闪著热切的光。
书院內,陈存中刚脱下沾著河泥的水靠,换上一件青衫,神情激动又有些紧张。他身边是副手陈德才、张鹤伦推荐的队正杨贺,以及两名在战场和识字方面进步迅速的队副徐阿兴和杨禾盛。他们因为战功、管理才能和求知精神,被陈子壮特批招入书院。陈子壮让各位司训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战士,表明他不拘一格、只看才能选拔军官。
新老学员济济一堂,庞嘉胤也应陈子壮要求特招进入书院。
陈子壮站在讲席前,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
“诸位学子!如今时局动盪,琼林书院不只是读书的地方,更是磨礪刀锋的地方。『文武並举,知行合一是书院的根本。希望你们明白这个志向,磨练这颗心。”
考核分派隨即展开。
最终,林承曜等七人被分到司谋、司书、司务等司。
庞嘉胤、陈存中、陈德才、杨贺、徐阿兴、杨禾盛六人,正式成为武院学员,並在陈子壮安排下,兼任司训的职责,跟隨陈邦彦学习教化、申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