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总理朝政(第1页)
走出潇湘馆,连空气中的味道都是香的。
竹叶的清香。
回到嘉应堂吃了早膳,贾琏照例进宫。
“陛下有旨,除了皇后娘娘,今日谁也不见。”
大明宫外,太监如实回报。
贾琏皱眉,不。。。
风雪掠过伊犁河谷,卷起千堆素练。薛蟠站在图书馆门前,望着女儿昭书踮脚抚摸那块铜牌,指尖沾了薄霜也不觉冷。她一遍遍念着“知识改变命运”,声音清脆如冰凌相击。薛蟠从怀中掏出一方旧帕,轻轻替她擦去脸上风尘??那帕子边角已磨得发毛,却是当年夏金桂尚未疯癫时绣的兰草纹。
他忽觉喉头一哽。这孩子生母早亡,是他从乱军中抱出,一路喂羊奶、嚼米汤养大。从前只盼她能活命,如今竟也能走进学堂,识字读书。他记得贾琏曾写信来:“昭书聪慧过人,若放任深闺,是为国损才。”于是咬牙辞了商队护镖之职,携女西迁,只为让她入这新设的边疆女子书院。
馆内暖意融融,十余名女孩围坐火炉旁诵读《算经》。一位戴圆框眼镜的女教习正指着墙上挂图讲解水文循环:“雨水从云中降下,汇成溪流,流入江河,再蒸腾为气,复归天上??这便是自然之律,不因帝王将相而改,亦不因男女贫富而偏。”
昭书听得入神,小手攥紧了父亲衣角:“爹,咱们老家那条干涸的沟,能不能也引水回来?”
薛蟠还未答,门外忽传来急促马蹄声。一名披毡斗篷的驿卒滚鞍下马,手中令旗沾满泥雪:“紧急公文!日本浪人勾结扎尔泰余党,在嘉峪关外劫杀粮队,三十七名押运女官全部遇害,首级悬于城楼示众!”
厅中顿时鸦雀无声。那女教习脸色煞白,却强自镇定地合上书本:“孩子们,把课本收好,随我到后院集合。”转身时袖口微颤,露出臂上一道陈年刀疤??那是去年在凉州疫区,为护村民与暴徒搏斗所留。
薛蟠一把抓过公文细看,怒火直冲顶门。他虽粗豪,却最重情义,当年被贾琏救出囹圄,便立誓效死报恩。此刻见姐妹同胞惨遭屠戮,哪里还坐得住?当即抽出腰间短斧:“我去报仇!”
“你去送死么!”女教习厉声喝止,“你以为凭你一人一斧,就能破敌巢穴?他们要的是激怒我们,让新政倒退,让女子再度闭户!”
薛蟠顿足咆哮:“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白死!”
“没人让你忍耐。”女教习取下眼镜,目光如炬,“但我们必须用脑子打仗,不是用血肉之躯去填仇恨的坑。明日‘觉醒社’电讯课就讲密码破译,你要真想报仇,就来听课,学会怎么截断他们的暗语联络。”
薛蟠怔住。他这辈子最怕读书,连账本都要人念给他听。可此刻望着昭书仰望的眼神,忽然觉得羞愧。这孩子都能背九章算术,他这个当爹的,难道一辈子做个睁眼瞎?
次日清晨,他真扛着板凳进了课堂。几十个青年男女中,唯他鬓发斑白、满脸横肉,惹得众人侧目。但他不管不顾,掏出炭笔笨拙地抄写摩尔斯电码表,写错一字便狠狠划掉,仿佛在砍敌人的头。
三个月后,嘉峪关密林深处,一支伪装成商旅的特战队悄然潜行。领头女子手持无线电发报机,正是那位女教习苏蘅。她在京师受训于秦骁麾下,专攻心理战与情报反制。此次行动代号“雪刃”,目标:摧毁敌方通讯网,营救被俘技术人员。
而队伍最后,背着双管猎枪、肩扛干粮袋的,赫然是薛蟠。他已能熟练解码简单密电,更凭借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辨识出敌人惯用的驼铃暗号。当夜宿营地,年轻队员围炉谈理想,有人说要建铁路贯通西域,有人梦想制造飞天铁鸟。轮到薛蟠,他挠头半晌,憋出一句:“我想……开个夜校,专教粗人识字。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认。”
众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掌声。苏蘅微笑道:“等打完这一仗,我来做你的第一位学生。”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廷,宁桓正翻阅各地奏报。云南腾冲重建女塾十所,入学女童逾八百;江南蚕桑改良推广,丝质提升三成,主事者皆为女子科技团成员;更令人振奋的是,由黛玉主持编纂的《女性医学基础》正式刊行,首次系统论述产科护理与营养学,被誉为“活人千万之书”。
但压在最下方的一封密折,却让他眉头紧锁。御史周延儒联名三十余官员上书,称“贾氏专权跋扈,以妇人干政乱纲常”,并列举罪状:纵容妻妾著书立说、私设电台绕过六部、任用罪臣亲属(指薛蟠)等,请求罢其职,禁女子公务活动。
宁桓冷笑掷笔:“这些人,宁可看着百姓饿死,也不愿见女人站直了说话。”
身旁太监低声道:“皇上,礼部尚书赵德全已在宫门外跪了一整夜,说是‘以死谏君,挽回天心’。”
“天心?”宁桓踱至窗前,望见紫禁城上空乌云密布,“朕只知道民心。去告诉赵德全,若他真有诚意,不如去伊犁教一天书,看看那些冻红了手还在写字的小姑娘,再来说什么‘天理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