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利润计算(第1页)
刘学究把样品布和书院常用的几种布料放在一起,用手反覆揉搓、拉扯。
“嗯,”他沉吟道,“这布线均匀,织得也密实,不像粗布那么扎手,比麻布更吸汗。”
他把布样凑到眼前细看纹路,“顏色也正,染得均匀,不容易掉色。”
他又拿起一块书院库存的粗布比较,“比这个好多了,价钱也算合適。”
更让刘学究注意的是,布样边缘盖著清晰的红印,还有那片小小的雁牌標记,写著“乙等”和“沙贝工坊”。
沙贝村陈进士的名號,在读书人圈子里是很有分量的。况且读书人也讲究沾沾好运,穿上陈进士担保的布料做的衣服,说不定也能沾上考运,这说法虽不一定当真,但大家心里都乐意信。
刘学究放下布样,捋了捋鬍鬚,问陈顺:“陈管事,这布真是陈秋涛公亲自监製的?”
陈顺连忙回答:“不敢瞒您,这布是我家老爷亲自指点纺纱、织造的方法,定名为『琼林素雪,就是想为家乡学子提供清爽、耐穿的布料。”
刘学究点点头,语气敬佩:“陈公心繫家乡,学风清正,大家都敬仰他。这布料质地好,价格也公道,又是出自陈公门下,给县学的学生们用,再合適不过了!”
他一拍大腿,做了决定:“好!就定你家的乙等素雪布,作为今年秋天县学学生们的新常服,第一批先准备五十套的料子!”
“多谢学究信任!”陈顺心中大喜。
消息很快就在县学的学生之间传开了。
不少家境一般的学子正为换季的衣服发愁,听说新衣料是沙贝陈进士家的素雪布,价格实惠质量又好,都很高兴。
还有几个要好的学生私下里议论:
“听说了吗?新衣服的料子是陈公家的琼林素雪布!”
“陈公?是那位创办琼林书院的陈进士吗?”
“就是他!听说他学问渊博,在书院讲学时也不拒绝外人旁听。”
“真的?那等休息日有空,我们也去琼林书院听听课怎么样?都说陈公讲课通俗易懂,还贴近实际。”
“同去同去!正好也去看看沙贝工坊什么样。”
……
夜幕降临,琼林商会销售与贸易分会的帐房里却依然亮著灯。几盏油灯把不大的房间照得通明,空气中混合著灯油和新鲜墨汁的味道。
靠墙並排摆著三张长条帐桌,三位帐房先生端坐在桌前。
两位是总会派来监督对帐的老先生,戴著老镜,手指乾瘦却十分灵活。另一位是分会自己培养的年轻帐房。
他们面前都摊开著厚厚的帐本,旁边堆著一叠叠各销售渠道当天送回来的票据和收回的银钱、铜钱。
算盘珠子的碰撞声响成一片,噼里啪啦不绝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