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九章 赣江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话说陈福这一行人,自六月初一动身赶赴京城送信,一路紧赶慢赶,沿途所见景象,实在让人心生感慨。

崇禎二年六月,天气闷热得如同蒸笼,北江水裹挟著热气,推著一条中型客货船顺流而下。

船过了韶关,眾人踏上了梅岭古道的路,汗水滴落在石板上,瞬间就蒸发不见。

陈福领头,七个陈家子弟背著行李,脚步不停。不出十日,脚底还残留著山路的坚硬触感,人已经站在了江西大庾的码头边。

赣江在眼前铺展开来,水光晃眼。

日头毒辣,江面上却格外热闹。漕船笨重地挪动著,客船则精巧些,窗格里人影晃动。最多的还是商船,各式帆檣挤挤挨挨,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

號子声、摇櫓的吱呀声,种种声响混杂,充斥整个码头。

“嗬!”陈庆扒著船舷,看得眼睛都直了,“这江水,这船!比咱们珠江的阵仗还大!”

陈玖也伸长脖子,脸上满是初次出远门的新奇:“这水路果然气派。你看那漕船,吃水那么深,得装多少皇粮!”

陈福没接话,正低声和船老大交代事情。船老大是个精瘦的岭南汉子,皮肤黝黑,眼神里透著常年跑水路的精明。“地方都给您腾出来了,福爷放心。船稳当,顺水下去,快得很。”

行李稳妥地安置在货舱角落,盖好了油布。船缓缓离岸,匯入那浩浩荡荡的船流之中。陈庆和陈玖嫌船舱里闷热,依旧靠在船头栏杆上,看著两岸青山缓缓后退,欣赏这千帆竞渡的盛景。

船顺流而下,走得倒也顺畅。陈庆看著一艘巨大的漕船擦著自家船帮过去,激起的浪头让小船晃了几晃。那漕船船头,一个中年船工正猫著腰整理被江水打湿的缆绳,手臂上筋肉虬结。

“老哥,辛苦!”陈庆搭话,带著岭南口音的官话还算清晰,“这赣江上,天天都是这般景象?真真是盛世水路啊!”

那船工抬起头,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江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他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陈庆的热情:“后生仔,看著热闹罢了。”声音混在江风里,有些模糊,“闹腾?那是催命!今年的漕粮,比往年催得紧了一个月都不止,上头著急,下头就得拿命去填。你听听这水声,”他指了指船底哗哗的激流,“都透著一股子焦躁。累死个人哟!”

陈庆脸上的兴奋淡去了些,下意识望向那远去的漕船,它吃水极深,船帮都快没入水里了,行色匆匆。

船舱里闷热,一个穿著半旧绸衫的老商人踱到舱门口透气,正好听见船工和陈庆的对话。他约莫五十多岁,头髮白,脸上皱纹很深,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扫过陈福一行人,尤其在气度沉稳的陈福身上多停留了一下。

“何止是催得急?”老商人嘆了口气,踱到陈庆他们旁边,背靠著舱壁望向江面。

陈玖好奇地问:“老丈,听您口音,是北边来的?”

“嗯,贩点南方货物,回京城去。”老商人点点头,目光扫过江上密密的船影,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仿佛怕惊动什么,“后生们这是要去京城?”

“正是。”陈福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平静地答道。

老商人看了看陈福,又瞧瞧旁边几个明显带著岭南土气的年轻后生,摇了摇头:“这光景,北边可不太平啊。”

陈庆急忙问:“怎么个不太平法?”

“陕西那边的乱子,”老商人吐出这几个字,“闹大了。听说有几个头领,叫高迎祥、张献忠的,人马像滚雪球一样,好几万了。官兵?嘿,堵不住,剿灭不了。溃败的散兵游勇,跟蝗虫似的,都往河南那边流窜了。”他摇摇头,浑浊的眼里流露出些许悲悯,“京城里面,粮价那叫一个疯涨,铜钱一天一个价,麦子也是一天一个样。饿死的人,唉,不敢看嘍。你们这趟往北去,”他看向陈庆、陈玖这些年轻人,“可得把眼睛放亮些,多加小心。老丈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没见过像今年这么惨的!”

陈庆和陈玖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不定。

北边乱了?还闹得这么大?

天子脚下粮价飞涨,饿殍遍野?

这和他们出发时心中所想的那煌煌“盛世”,相差何止万里!

他们本以为自家那边李魁奇的海盗入寇,就已经够折腾了,没想到,这天下,竟是处处不安寧。

陈福脸上倒没什么波动,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多谢老丈提醒。”

船又行了几天,两岸的集镇渐渐稠密起来。这天午饭后,前方江面忽然收窄,船只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远远望见一处水湾,岸上矗立著一片灰濛濛的建筑,壁垒森严,墙上隱约能看到持矛兵丁的身影。

江面上,大小船只排起了长队,缓缓向前蠕动,等待著靠岸检查。

“吉安府榷关到了。”船老大在船尾吆喝了一声,“都把路引和货单准备好!一会儿要查关!”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陈贵、陈采几个年轻隨从,没见过这种阵仗,不自觉地往一起靠了靠,伸长脖子朝那森严的关口张望,手心里都捏了把汗。

陈福却不慌不忙,从贴身的褡褳里取出一个油纸包,小心地展开,里面是几份盖著鲜红官印的文书。

“別慌,”他语气温和,“按规矩来就行。庆儿,玖儿,看好行李。”

船一点一点往前挪,终於靠上了简陋的码头。几个穿著半旧皂隶服的税吏挎著腰刀,板著脸守在跳板旁。

陈福拿著文书和一份內容简单的货单,第一个踏上跳板。他走到一个靠在椅子上、面带疲惫和不耐烦的中年税吏面前,微微躬身,双手將文书和货单递上:“差爷,我们是岭南陈子壮老爷担保,赴京城公干的。路引在此,货单附上,劳烦您查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