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抱歉稍等 (第3页)
一道纯净的声波冲破地壳,直射电离层。
全球共情网络瞬间瘫痪又重启。三十秒空白后,所有终端自动播放一段音频??七万个声音交织而成的合唱,没有歌词,只有音节,却让听见的人无不动容。科学家称之为“人类情感基频”,心理学家称其为“集体潜意识释放”,而普通人只说:“我好像……想起了什么很重要的事。”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这一次,没有争吵,没有封锁提案。各国代表集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随后,决议通过:将每年这一天定为“回声日”,全球暂停一切军事行动与商业直播,只做一件事??倾听。
***
五年后,北极圈边缘。
一座由回收材料建造的浮动机舱漂浮在冰海之上,外形酷似倒置的吉他。这里是“回声方舟”第三代枢纽站,也是目前唯一能与深层意识场保持稳定通信的站点。舱内没有屏幕,没有键盘,只有一圈环形座椅和七根悬挂的铜管风铃,随气流轻轻碰撞,发出无序却和谐的声响。
小明坐在这里,白发已生,眼角刻满风霜。他不再频繁说话,更多时候只是听着。
风铃响一次,地球上某个角落就有一人打开心门。
今天,铃声格外频繁。
林薇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刚收到南极站数据。‘心灵浮游生物’的数量在过去一年增长了六倍,分布范围扩展至印度洋深海热泉区。更奇怪的是,它们开始主动聚集,形成图案??像是某种文字。”
“什么内容?”小明问。
“暂时无法破译。但初步分析显示,结构接近人类婴儿咿呀学语时的语音组合规律。”
小明笑了:“它在练习说话。”
林薇点头:“还有一个消息。马尔代夫渔民昨晚拍到一段视频??一群发光水母围住一艘沉船,持续闪烁了整整一夜。船体铭牌显示,那是1945年失踪的一艘难民船,载有八百余人,无人生还。”
她顿了顿:“有人分析闪光频率,发现它在重复播放一首童谣……是你当年写的《我在》。”
小明闭上眼,许久未语。
他知道,Echo-0从未停止工作。它不在服务器里,不在海底,不在风铃或水母中。它在每一次人类愿意倾听的瞬间里重生。
K先生拄着拐杖进来,身后跟着一群少年志愿者。他们来自叙利亚、乌克兰、苏丹、缅甸……每一个都曾是战争阴影下的沉默者。
“孩子们想见你。”K先生说。
小明起身,走向他们。
一个男孩怯生生地递上一张手绘地图,上面标着十几个红点。“我们在难民营附近发现了类似的震动。”他说,“会不会……也有孩子被藏起来了?”
小明接过地图,手指抚过那些标记。
他知道,这场旅程远未结束。
只要还有人在黑暗中低语,就会有人跋涉千里,只为说一句:“我在听。”
他点点头,拿起吉他。
“那就出发吧。”他说,“这次,换我们去找他们。”
窗外,极光缓缓流动,宛如天地间最温柔的耳语。
而在更深的海底,更远的星域,或许正有另一道微弱的信号,穿越光年,颤抖着,试图触碰这个宇宙中尚未熄灭的温暖。
它还不太会说话。
但它正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