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85(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宝淑怔怔地,说不出话来了。

这种人性的恶面,是她暂时没有接触过的盲区。

文薰继续说:“游行的人那么多,未必所有参与的学生和百姓都有道德,未必所有旁观的路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因为是众乱,政府不会追究;因为师出有名,遭劫的商铺只会在得到一句‘抢错了’之后自认倒霉。可不是所有的商铺都有资本承担这种损失。在这种大义凛然的行动下,又有多少家庭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这些损失又会给他们的生意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会不会有人无法承担,因此一夜返贫,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文薰说完这句话,留给宝淑一段时间思考,然后才慢慢道:“宝淑,你不能要求贵省的百姓不去种da烟,除非,你能想出更好的让他们能生存下去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不该由你来想,而是国家和执政D应该考虑到的民生问题——这个问题,和抵制日货,禁止商人兜售日货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da烟是不好的东西,可百姓们不种就没有收成,就活不下去。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道德和底线,可对于不知道这两种东西的人来说,你要求他们,反而是你不对。说到底,守节,是我们这群靠百姓供养了千百年的文人们需要做的事,活下去,才是百姓们需要考虑的。”

宝淑的眼睛由迷茫缓缓地变得坚定,她不再说话,而是愤然地点了点头。

文薰的话被很多人听见,这时,有一个人忍不住问:

“先生,现在的人读书,就只能是为了救国吗?”

文薰回头望去,那是一个稚嫩的,带着眼镜的男孩。

“当然不是,”她回答道:“读书的理由有很多,现在书生们喜欢挂在嘴边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救国存亡,可以前也有学生这么问过我,难道读书就不能为了出人头地吗?我个人觉得,读书为出人头地,这其中并没有错处。对一些食不果腹和看不到明天之人来说,追求上进几乎是他们的本能想法。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读了书,能丰富自身,能开阔见识,自然也会从书中学到很多理论。那些理论,大的为国为民,小的为家为己。我们将那些理论拿来使用,不论为谁都没有错。可,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还是要守住底线,对不对?我们可以利己,但尽量不要损人,更别说去误国,害国了。”

文薰现在因为更成熟,想法上也经历了很多变化。早年,她曾痛斥父亲的独善其身行为,而现在,她则认为个人主义是没有错的,但是你不能去宣扬,去煽动,去夸赞,去鼓舞。

你不救国,不能阻止别人救国,也不能嘲笑那群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傻瓜笨蛋。

文薰他们在军营待了三天,三天后,警卫员带着一个包袱回来了。

“莫先生,朗先生,这应该是你们的东西。”

文薰一听,结果后连忙翻开,果然见到了之前那几本被抢走的书。

“这……”

他们仰头看着警卫员,又望见了在不远处倚着车抽烟的裴炳诚。

警卫员道:“我们长官说,如果两位先生想走,我今天就能送二位向南。”

当然,裴炳诚的原话自然是没这样好听的。

莫霞章还谨慎了一轮:“怎么个送法?”

警卫员答道:“现在的火车都用来运送物资,不接受旅客。所以,我会开车,将二位及家人送到麻城附近。麻城离汉城不远,先生们路上再租趟牛车,不日便能到达。”

这已经是很妥帖的办法了。

文薰和霞章相视一眼,都提不出任何异议。

如此便开始收拾东西。

临近出发,在上车前,莫霞章回头,对着远方目送这边的裴炳诚发出一声大喊:

“裴二,你别死了——”

文薰坐在车里,望见裴炳诚露出极不耐烦的表情,嘴唇还动了动。

霞章上车后,她问了一句:“裴公子好像在说什么,他刚才说什么了?”

霞章轻笑了一声:“没听清,不过我猜,估计是骂我呢。”

文薰觉得霞章此时的笑容非常值得深究。或许,这便是古人所说的一笑泯恩仇吧。

家国在前,纠缠于个人的恩怨又有何用?不论是谁,上了战场都是好汉。国家的好汉,百姓的儿子,希望你们都能平安归来。

有警卫员开车相送,一家人很快抵达了麻城。

他们可能要走十天半个月的路程,就这样被机械代步,两天之内解决了。

“先生,我们只能送您到这儿了。”

送别警卫员,宝淑和年年都在父母的示意下,抬手给他敬礼。

敬这些冲锋在前线的将士们。

裴炳诚不仅帮他们抢来了书,包袱里还有一些银钱。他们靠着这笔钱租了一辆牛车,三日后赶到了汉城。

此时的汉城码头,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江浙地区迁过来的人。

既然决定了要去潭州,霞章便没再去麻烦玄致。打听到教育部在江城有办公地点,在安顿好家人之后,二人好生修整了一番,按照地点找了过去。

他们穿着简单的长衫,旗袍而来,因衣衫整洁,面目有神,还有书生气质,办事处前的门卫没有阻拦,反而细心地将他们指引到教育部办事处。

临走时还要感慨一声:“又来了两位教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