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页)
啊?
《论语》这么说的
,们的地方。
贺真义被崔衍昭这理所当然的态度感染,一时说不出拒绝的话。
他们都想搞事,说同道中人好像是有点道理。
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好像忽略了什么。
他努力思考着的时候,崔衍昭把拴在另一头的马牵过来,对他道:走吧。
贺真义心里思绪非常复杂,听到崔衍昭声音,心事重重地抬起头。
崔衍昭神态矜持平静,仪容殊美,不说话时,完全看不出里子是个想当皇帝的野心家。
对着崔衍昭这张脸脸,贺真义全部念头不由晃了一下,最后统一归于仿佛宇宙爆炸后的平静。
崔衍昭都已经想当皇帝了,肯定和他们是一路人,没有问题的。
他于是不再犹豫,把崔衍昭带到了据点。
据点在吴淞江流经的一处村庄。
贺真义讲道,这个村庄虽然近水,但村民很少去河里捕鱼。因为一旦被评定户等的官员看见,就会被提高户等,要交的税也会更多。
面临这种困境的并不止一户两户,范围也不限于一处。
大多数人,迫于户等评级的压力,有水不敢近,有田不敢垦,屋破不敢修。
崔衍昭放眼眺望,四面荒芜一片,不像是人能够居住的地方。
但荒草和断壁之间,却是存有些许人迹的的。
这就是看似平稳和谐的王朝的一角,普通人挣扎求存,每一天都水深火热。
崔衍昭之前有过预想,但真正见到,心里沉重得几乎说不出话。
贺真义:你看,就是这样的情况,而且他们才遭了灾,连生活都成问题,能有什么向官府交税呢?
感受到崔衍昭气场变得沉重,贺真义意识到自己说话太步步紧逼了些。而且崔衍昭的衣裳气质一看就是世家出身的郎君,恐怕此前从未见过这般场面。
要是其他世家中人表现这样的态度,贺真义只会不耐烦,觉得国家前途一片灰暗。
但崔衍昭给他的感觉很不一样,他还是不想让崔衍昭产生负面情绪的。
贺真义准备挽救:我只是
还没说完,忽然听到崔衍昭问他:你对当今陛下有何看法?
贺真义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
眼前这人都想当皇帝了,肯定是对皇帝有意见,现在是想找他寻找共鸣。
但贺真义觉得自己是个很客观的人。
听闻陛下前段时间北上亲征,与燕国订下盟约,收复旧土。陛下魄力非凡,加上还是先帝的养子,或许哪天真能还于旧都。
崔衍昭:
亲征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词居然还能用在他身上。
看崔衍昭沉默,贺真义知道自己是完美错开了崔衍昭期待的答案。
但要说当今陛下有什么不好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