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页)
左寓欲言又止:怀故,身为著作郎,是不是该严肃
怀故是张思的字。
张思露出为难的神色,若单提大将军,岂不是太醒目了?把所有人都写进去,也好为陛下和大将军掩饰。
左寓一时间觉得张思说得竟然有几分道理。
为了大将军不被误解成佞幸之臣,在史书上做些掩饰也是应该的。
虽然说著史这件事按道理来说应该严肃对待,但人终究是有私心的,他还是希望不要流传下去对大将军不利的言论。
张思于是继续写作。
过了一会,忽然有人前来禀告,说陛下有要事宣召诸臣入宫。
曾经张思是把宣召当耳旁风的,但现在他想要了解陛下和大将军的关系,而且陛下容貌动人,经常观赏有益身心。
所以现在他对待自己的职责很积极。
,不合适了。
左寓摇摇头,觉得自己的思想还是不够纯粹,万一只是大将军有其他打算呢?
嘶啦
听到动静,左寓忍不住转头,看见张思沉默地撕着手稿。
他叹了口气,很理解张思的心态。
以如今这个情况,已经用不着考虑掩饰的事情了。
崔衍昭心里暗暗数了下人数,发现被他通知的官员都已经来了。
居然一个缺席的都没有。
自从他这次回来后,百官的出勤率是显著上升,今天已经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但是他宁愿所有人都不要来。
当众宣布把王适安作为立后人选,而且还要把国书传给燕国和夏国,这件事怎么想都充满了疯癫的气息。
崔衍昭端坐着,维持着礼貌的微笑,并长久沉默。
有大臣发现崔衍昭精致面容上浮着疲惫之色,眼下隐约可见青黑。
再一想陛下今早还是从大将军府里出来的
陛下牺牲甚大。
王适安就站在崔衍昭身边,佩玉首班剑,着武官绯袍,姿态闲适随意,又充满威慑。
崔衍昭没往王适安的方向看,但王适安存在感极强,怎么也无法忽视。
他想还是早点说完,早点结束为好。
崔衍昭心一横,道:今日宣召诸卿,是因为三件事。其一,霖雨长久未止,已然成灾,朕明日清晨亲往南郊祭祀,诸卿莫忘了跟随。
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毕竟崔衍昭还没回来时,他们就已经在安排了。今天所有人汇集,目的其实都不在这件事上。
其二,大将军北伐有功,朕欲晋封大将军公爵,封为随国公。
这一句话说完,殿中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基本上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三件事是什么,此刻也等着崔衍昭开口,好做最后的确认。
众人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