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1页)
崔衍昭心里冷汗直冒,准备再找点话题缓解僵硬的氛围。
话题太难想了,还是传一组乐师过来吧,大家听听音乐也就放松了。
只是需要给太后说一声。
他听音乐的需求很少,所以一直都是太后在用乐师,为了避免太后需要某组乐师的时候发现没有,传唤乐师之前需要通知太后。
崔衍昭准备派人去通知太后,顺便传一组乐师过来。
恰在这时,荀聪已不愿再承受心理折磨,决定早投降早了却心事,主动离坐行至崔衍昭案前,弯腰双手献上国书。
荀聪:陛下,我主愿自降为王,携燕国归顺大越,永奉陛下为天下之主。
崔衍昭:?
归顺?
他也就和贺兰宝打过一场吧?
贺兰宝真会愿意归顺?
崔衍昭警惕地看向荀聪捧着的国书,总怀疑里面正夹着一把刀。
而且荀聪那边的国号也是燕,让人很难不联想。
王适安大约和他想得一样,在荀聪话落后,手已无声按在腰间长剑上。
瞥见王适安的动作,崔衍昭安心了。
王适安的剑肯定更快。
而且他也会躲,保证王适安砍人的时候不用担心误伤。
确认扛得住待会可能的意外情况后,崔衍昭接过国书,按捺住紧张的心情,徐徐展开。
展开到一半,没有异常。
展开到四分之三,还是没异常。
展开到末尾,什么夹带物品都没有。
崔衍昭不信邪地把国书抖了抖,也还是没抖出来任何东西。
荀聪早知道献国书时免不了遭受怀疑,但没想到崔衍昭演都不演,就在他面前折腾国书。
荀聪组织了一会语言,许久才语气复杂道:陛下真是谨慎。
-----------------------[§
,庙,祗肃社稷。
原来是立太子啊,多大点事
不对,这还关系到王适安,需要王适安表态。
万一王适安另有打算呢?
崔衍昭把这份奏章递给王适安看,皇后对此可有意见?
王适安扫一眼奏章内容,像被提醒到了,微皱起眉:竟只有他一人提及此事
崔衍昭懂了,我明日在朝会上说一声。
让大家都上表请立太子。
虽然已经有了决定,崔衍昭还是颇为纳闷。
他明明已经让表弟不用操心他和王适安的感情状况了,表弟怎么还要操心啊,甚至操心范围还延伸到了他和王适安的孩子身上。
虞堪之上书过后,就一直紧张等待着崔衍昭的回应。
在被表哥要求不要操心后,他已决心不再去想表哥的感情状况。
加上忙于战事,也没有多余的心力考虑那些。
可战事结束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