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1页)
不少大臣看向他时,神色里流露出欲言又止的意味。
被这种眼神看着,崔衍昭下意识觉得有些不妙。
不过再大的事应该也大不过水患,崔衍昭把心里的疑惑抛在脑后,询问道:诸位爱卿,豫州、吴州、南豫州、扬州,这些地方的水患现在都治理怎样了,粮食和房屋的缺口可有填补?
王清起身站出,递来一份奏表:臣已通知各州郡县长官赈济灾民,治理洪涝,这上面记载的是当前进度,请陛下过目。
崔衍昭拿过奏表翻看的时候,王清提起了在他看来同样很重要的夏国国书。
王清道:有一事需要陛下定夺:夏国前几日遣使臣带来国书,言欲与我国结亲通好。
崔衍昭正在专心看奏表,只稍微分出了一点注意力听王清讲述。
王清一句话说完,默念好几遍一定不能失态后,轻摇羽扇,淡定地对崔衍昭道:他们想把夏国太后许配给陛下。
啊?在场的官员里还有并未听说过国书内容的,现在听王清提起,无声地震惊了起来。
震惊了一会,他们和那些早就知道此事的官员一样,都看向了崔衍昭。
他们都想看陛下这个当事者会是什么反应。
然而,陛下只是短暂沉默了一下,便平静地要求:把国书也给朕。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反应。
有的大臣感觉一段时间不见,陛下的心思也变得深沉的。
王清又把国书给了崔衍昭。
崔衍昭的表情始终很平静,手也维持着稳当的姿态,没人注意到他刚才差点撕裂奏表。
拿到国书,崔衍昭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看了一遍。
字体是草书,狂放凌乱。
王清:这封国书是夏国太原王亲笔所写。
崔衍昭想起曾经远远看到过一面的身影,没想到对方还有这么狂野的字体从内容看,思维也挺狂野的。
出于严谨,崔衍昭多问了一句:他和夏国太后是母子关系?
王清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陛下。
崔衍昭不说话了。
他忽然就明白王适安当时看到的信上是什么内容了,难怪要恭喜他要有儿子了。
这就是当时给卫衍造谣的代价吗?
在崔衍昭沉默看着国书的时候,谢珉出列表态:陛下,万万不可让胡女入主中宫。
其余官员也道:臣附议。
听见所有人都不同意,崔衍昭看到国书后提起的心总算放下了。
看起来是不用被逼婚了。
然而谢珉又道:陛下如今后位空悬,就算拒绝了这次,也难免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臣建议陛下早日立后。
崔衍昭:朕
[§
,是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