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免死(第2页)
“不止宫里。”司马德望向远方,“连这次政变,我都觉得太过顺利。裴蕴虽权倾一时,但要架空天子、操控军情多年,岂是他一人之力?背后必有一张大网。裴蕴不过是露在外面的线头,真正牵动全局的人,还没浮出水面。”
她心头一凛:“你是说……有人借我们的手除掉裴蕴?”
“有可能。”司马德缓缓道,“也可能是想借乱局搅浑水,好让高句丽有机可乘。不管是谁,只要他还敢动手,我就让他知道,什么叫‘金瓜碎颅’!”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马蹄声。一名斥候飞驰而来,在营门前滚鞍下马,声音嘶哑:“报??李将军前锋已抵安市城外三十里!遭遇敌军游骑小队,斩首七十三级,俘虏二人!据俘虏供称,高句丽王已于三日前召集全国兵马,集结于平壤西郊,准备与我军决战!另……另有消息,倭国遣使至高句丽,愿出水军助战,共抗隋师!”
全场哗然。
苏威惊道:“倭寇竟也掺和进来?他们一向偏居海岛,怎敢犯我天威?”
司马德却不意外,冷笑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高句丽许他们战后割让带方郡,倭王自然心动。不过……”他眼中寒光一闪,“既然来了,就别想活着回去。”
当即下令:加派斥候深入敌境,绘制地形图;命工部连夜打造浮桥,准备强渡鸭绿江;同时传令幽州总管,速调五万后备军南下接应,以防侧翼受袭。
一夜之间,整个大军进入全面战备状态。
而此时,在千里之外的平壤王宫深处,灯火通明。
高句丽王高元端坐殿上,面前跪着一名黑袍男子,正是那夜渡河的神秘人。他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瘦削却精明的脸??竟是原隋朝礼部主事崔仲方之子崔孝轨!
“你父亲已按计划将情报送出?”高元问。
“是。”崔孝轨低声道,“虞世基已收下黄金五百斤,答应在朝廷内部拖延援兵调度,并散布‘司马德戡拥兵自重,恐将反叛’的谣言。只要隋军内部再生嫌隙,便是我军反击之时。”
高元抚须而笑:“妙哉!裴蕴虽死,却为我们留下如此棋子。此计可谓一箭双雕??既可瓦解隋军士气,又能挑起其内斗,使我得以喘息重整。”
“但李玄霸已率军逼近安市,恐怕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崔孝轨提醒。
“无妨。”高元站起身,踱步至地图前,“我已经命令乙支文德率八万精兵埋伏于萨水峡谷,只待隋军深入,便断其归路,焚其粮草,再来个前后夹击。至于倭国水师……”他嘴角微扬,“让他们去骚扰辽西海岸,牵制隋国海军即可。真正的胜负,仍在陆上。”
他顿了顿,冷冷道:“告诉你的上线??游戏还未结束。裴蕴死了,正好让我们摆脱那个贪婪愚蠢的中间人。接下来,该我们自己掌控局面了。”
崔孝轨低头应是,重新戴上面具,悄然退去。
与此同时,隋军行营之中,一场秘密会议正在召开。
司马德、李玄霸(通过飞鸽传书)、石兰叶、苏威、辛世雄齐聚一堂。桌上摊开着最新绘制的地图与敌情简报。
“我怀疑高句丽会在萨水设伏。”司马德指着地图上的狭长山谷,“此处两山夹峙,仅容单车通行,若敌军提前布防,一旦深入,极易被截断退路。”
苏威忧心忡忡:“可若绕行,则需多耗十日行程,粮草难继。”
“那就打穿它。”石兰叶忽然开口,“派一支敢死队连夜突袭,炸塌两侧山崖,制造混乱,主力随后跟进,趁敌不备强行突破。”
辛世雄摇头:“太险。万一敌军早有准备,埋伏弓弩手于高处,我军必遭重创。”
正争论间,帐外亲兵禀报:“陛下驾到!”
众人急忙迎出,只见杨广披着狐裘,在两名宦官搀扶下缓步走来。他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比往日坚定许多。
“都坐下吧。”杨广摆手,“朕今夜未眠,一直在想一件事??为何这些年征战屡屡失利?并非将士不用命,亦非国力不足,而是中枢腐朽,奸佞当道,致使良策难行,忠言逆耳。”
他看向司马德:“此次若非你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朕恐怕终其一生,都要活在谎言之中。”
司马德拱手:“陛下明鉴,实乃社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