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6章 雷音棒喝(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东来回到宗门之中,莲台刚至,便见着一股上乘丹气,化作异象。

这股丹气弭散数百里,丹香四溢,叫许多弟子都努力呼吸吐纳,想要借助丹气修行。

林东来心道:“上乘丹药,都是凝而不散,这等丹气弭散。。。

高原的晨光尚未完全铺展,雾气如薄纱缠绕在圆田边缘。小女孩仍跪在泥土中,指尖深深嵌入湿润的土层,仿佛要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步、听过的每一句耕语、见过的每一次生死轮回,都还给这片土地。她的呼吸与地脉同频,心跳应和着根系蔓延的节奏。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带着远方的消息??那是千万里外,一株幼苗破土的声音;是某座城市屋顶菜园里,老人为孙子讲述播种口诀的低语;是深海归禾周围,发光软体动物围成环形舞蹈时激起的微弱电流。

她忽然感到掌心一暖。

不是阳光,也不是地热。那是一种更为古老的触感,像是大地睁开了眼,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你在回应我?”她喃喃。

没有声音回答,但整片高原微微震颤了一下,如同一次温柔的点头。

就在这时,母亲提着竹篮走来,篮中盛着几枚刚摘下的果实:一颗紫黑饱满的藜麦穗、一枚泛着玉色光泽的甘薯、还有一朵小小的“返朴”花,花瓣上的银光仍在缓缓流动,宛如液态月华。

“吃点东西吧。”母亲蹲下身,将一枚烤熟的土豆递给她,“你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小女孩接过土豆,指尖残留着泥土的芬芳。她轻轻咬了一口,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在口中化开??这不是普通的味道,而是融合了春雨、夏阳、秋露与冬霜的滋味,是时间本身凝结成的食物。

“这土豆……比以前更甜了。”她说。

“因为它记得你。”母亲微笑,“每一粒归禾衍生种都在学习记忆。它们记住了干旱中的坚持,记住了战火里的守望,也记住了人类第一次不再索取,而是回馈的那个夜晚。”

远处,学堂的钟声响起??那是一块从废弃农机上拆下的铁片,每日清晨由学员轮流敲响。清越的声响掠过田野,惊起一群翠翅蜂鸟。学生们陆续走出茅屋,赤足踏上露水浸润的田埂。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十岁出头的孩子;有曾握枪的退伍士兵,也有前基因公司研究员。此刻他们都穿着粗布衣裳,腰间别着木锄,脸上带着一种奇异的宁静。

今日课程开始。

“请闭上眼睛。”领课的盲眼老农站在田中央,声音沉稳如古井,“告诉我,你们听见了什么?”

片刻沉默后,一名来自东京的学生举手:“我听见玉米叶在数昨天的雨水滴数。”

另一位冰岛学员轻声道:“我的脚底传来熔岩冷却的声音,还有新菌丝在岩石缝隙中穿行的摩擦。”

老农点头:“很好。但你们有没有听见??它在等?”

众人一怔。

“等什么?”有人问。

“等一个答案。”老农缓缓转身,面向高原中心,“我们种下了种子,唤醒了记忆,重建了网络。可我们始终没问:这一切,是为了谁?”

风骤然停顿。

连虫鸣都静了下来。

小女孩睁开眼,望向天际。那里,绿色光环仍在缓缓旋转,像一只巨大的瞳孔注视人间。她忽然明白,归禾完成了生态耦合,却还未完成“意义”的闭环。它不只是修复地球,更是要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个答案,不能由植物给出,只能由人类亲手写下。

当晚,她在石台上点燃了一堆篝火。

火焰跳跃,映照出她清瘦的脸庞。她取出一本用树皮缝制的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稚嫩笔迹:“我想让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一点。”

那是她七岁时写下的愿望。

如今,她提笔续写:

>“第三年春,全球绿网贯通。

>归禾不再需要我。

>它学会了自己生长,自己守护,自己选择方向。

>可我知道,真正的田,从来不在地上,而在人心。

>所以我决定离开这里,去那些光还没照到的地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