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们住一起吧(第2页)
如果说谷云措现在最想感谢的是谁,那非袁琴莫属。
她一直在发愁找不到借口让商泽搬到谷家老宅,结果亲爱的大舅妈就把机会送到了眼前。
看在她这么懂事的份上,就不计较她差点伤了自己的事情。
当然,谷云措只是这么一提,但是商泽肯定是百般推脱。不过谷云措怎么可能让这么好的机会错过?
死缠烂打不是她的本性,锲而不舍才是对她的褒扬。
最终,商泽点头了。
他又不是没在老宅住过,比如伊旗来那天。
大不了以后就对外宣布,他多了一重身份,谷绵绵的护卫。
只要她别再受伤。
……
随后几天,采石场开始正式布局,谷云措招了个管事,名叫白术。有他在,谷云措轻松不少,趁着手上事情不多,她决定去买马。
因为采石场一旦开始运行,就需要大量骡马运输。
本来王森说他去,但谷云措想到王家嫂子那哀怨的眼神,算了,还是让他们夫妇闹腾两天吧。
谷云措想去四川西南部或者云南看看的,但是伊旗却推荐他们去川东三峡地区。
一问,他要去当地谈生意,好作伴。
既然有了伊旗,谷云措又叫上了许平君。
于是,这新鲜的四人组就出发了。
由于没有送货任务,这一趟行程更像是旅游。
由于伊旗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新的盐业合作可能,所以四人首发就是古巫咸。
在重庆,至今保留着两个县级地名。
“巫溪”、“巫山”!
而在更早的年代,它们本属一地。
那就是巫咸国。
巫咸国位于三峡地区,当地的土地并不适合农耕劳作,但是因为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造就一个天然的盐场。白花花的盐竟然从地下漫了上来,这种地下食盐岩层溶化于水,涌现于地面的盐称为泉盐,独属大西南地区。
也许大家不太理解当初巫咸国的产盐地位,那我们用一个词里说明。
盐巴!
盐,因为历史上巴人的垄断,而叫巴盐,现在只是倒装说法,成为盐巴。
谷云措等人一路向西,很快他们就来到大山深处一个叫大宁的地方。
这里盛产盐巴。
伊旗想去寻找一个叫盐洞的寨子。
坐在烤鱼摊上,许平君问了,“为什么非要去那个地方?我看这周围有很多产盐的工厂啊。”
“因为那里紧邻大宁河。”
伊旗这么一说,大家就懂了。这巫地四面全是高山,别说人了,就连骡马走起来都费劲。
要想把盐巴运输出来,就比如坐船。如果盐洞正好在大宁河边,那运输费都要少好多。
谷云措听完,撇撇嘴,“咋地?这是有生意都不给我马帮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