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西楚霸王新战国时代来临(第2页)
贏斐轻唤了声。
“汉王,请!”
蒯通伸出右手,在前指引。
“多谢秦王。”
刘季心满意足的跟在蒯通身后离开,他更关心的是三万楚军,还有那些兵甲。
“秦王。”
“我还是一百万粟交易吧。”
目送著刘季远去,彭越有些踌躇的说道。
“梁王是个厚道人吶!”
听到这话,贏斐笑著说了句,陈平等人看向彭越的眼神亲近了许多,像这样明显占便宜的事,刘季巴不得多来几件,彭越反而主动推諉,两相对比,差距之大,令人惊讶。
“麦连牲畜都不愿意吃,秦国能够允许我国以麦交换,实乃仁义尔。”
“我彭越不是见利忘义之人,我能成为梁王多亏了秦国鼎力相助,又怎能在这件事上违背良心。”
彭越义正言辞道,看似粗獷的外表说不出的正直伟岸,光明磊落。
闻言,贏斐对这个游击战鼻祖的好感愈浓,笑著说道:“无妨,秦国要稻麦,自有用处,梁王大可在梁国下詔种植小麦,有多少,秦国要多少。”
梁国疆域大致在后世的豫东,盛產小麦,就像汉国,汉中在后世被誉为陕西的江南水乡,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超800毫米,汉江及其支流形成密集水网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两国之所以没有大量种植麦、稻,原因几乎相同,麦饭、稻饭难以下咽,春米费时费力,远不及粟种植简单、食用方便,这对於秦国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秦国工匠已经在试製新的石磨,用以建立水力磨坊,水力磨坊可以用於春米、磨麵,將会改变小麦、水稻难以普及的局面。
水稻、小麦的產量远远超过粟米,它们的价格却连粟米的一半都不到,秦国用二者以物易物,必然会推动汉国、梁国的农业发展,从而让这两种粮食作物占据主导地位,长此以往,两国將会成为秦国的粮仓,甚至连关东列国都会受到影响,秦国不单单用低价得到大量粮食,还能够间接操纵经济。
“好。”
秦王贏斐的话让彭越深信不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暗自决定回去之后,举国推行种植小麦。
“加上这些人,梁国军队超过了十五万,还不包括地方卫卒、官吏,这就接近二十万了,梁国口约二百万,相当於十个黔首养活一个,你有想过继续扩大军队,梁国怕是会重蹈大秦覆辙。”
“可是。。
,彭越脸色愁苦,梁国境內无险可守,唯一可以依託的只有泗水,东西南三面都被西楚包围,这本来也是从楚人嘴里抢下来的肉,要是不扩军备战,迟早有一天被项羽干碎。
“韩国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四战之地,坚持了数百年,梁国处境与韩国何其相似。”
“为什么你不想想效仿韩国呢?”
贏斐漫不经心的话引起了彭越的注意。
“秦王的意思是。“
彭越目光灼灼的盯著眼前的少年。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梁国与其组建大军,不如组建强军,弓弩兵辅以精锐,御敌於外。”
“函谷关一战,我大秦收穫颇丰,歼灭五千燕国重甲士、五千齐国技击士,还有关东诸侯上万弓弩兵,梁王想要的话,五十万石麦,拿去。”
大手一挥,贏斐豪爽道。
“多谢秦王。”
彭越喜出望外,连忙行了一礼,五千重甲士、五千技击士、一万弓弩兵,梁国有此精锐,何惧西楚!
“时间不早了,未免夜长梦多,梁王还是回国早做准备,孤会命人將一应兵甲装船,通过黄河送抵梁国境內,日后,秦梁往来但可依凭黄河水运。”
眼看黑夜降临,嬴斐下了逐客令。
“好。”
彭越在秦军郎中的陪同下,一併消失在了夜幕中。
“大王今日所为为秦国奠定了东出之基,臣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