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权利的天平(第1页)
“茂宸公。”
张汉卿走到郭松龄面前,將那把刚从泥浆里拿出来的“奉天一式”和剩下的四把新枪,一同递了过去。
“这五把,是给您的见面礼。”
“剩下的四十五把,三天之內,我会亲自送到您的卫队营。”
郭松龄没有立刻去接,目光紧紧锁定张汉卿,问出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这枪的膛线,用的是什么加工工艺?还有枪管材料,我看不仅有铬,还加了別的东西吧?”
这个问题,极其专业,直指核心技术。
杨宇霆在一旁听著,也竖起耳朵,同样想知道答案。
张汉卿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回答:“膛线用的是冷锻技术,设备是从德国人淘汰的生產线上改造的。至於材料,確实加了点別的东西。”
顿了顿,看向郭松龄,眼神灼灼。
“茂宸公,枪,只是器物。”
“我想请您看的,是另一件东西。”
转身,从林权手中拿过一捲图纸,在眾人面前,缓缓展开。
图纸上,画的不是任何武器,而是一个个方块和箭头,构成了复杂的作战单位编製图。
图纸最上方,写著四个大字。
“合成营作战纲要”。
这四个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郭松龄和杨宇霆的心中,轰然炸响。
如果说“奉天一式”只是让他们震惊,那么这份“合成营”的构想,则是彻底顛覆了他们对现代战爭的认知。
从武器,到战术,再到建军思想。
眼前这个年轻人,正在向他们展示一个,他们从未想像过的战爭世界。
“合成营?”
郭松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份图纸上。
手指,下意识在图纸上那些方块和箭头上移动。
步兵连、炮兵排、工兵班、通讯组、重机枪火力支援小组……
这些原本各自为战的兵种,在图纸上,被一条条代表著指挥和协同关係的线条,紧密联繫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斗整体。
呼吸,渐渐变得粗重。
作为一个醉心於军事,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战术的將领,瞬间就理解了这个构想的革命性意义。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兵力堆砌。
而是將一支军队,像台精密的机器一样,进行模块化重组。
每个零件,都有其独特功能,但又能完美地协同运转,爆发出数倍於传统军队的战斗力。
“胡闹!”
一声厉喝,打破了沉寂。
杨宇霆脸色铁青,指著图纸,厉声斥道:“纸上谈兵!简直是异想天开!”
“少帅,你当打仗是小孩子过家家吗?把炮兵拆散了分到营里,火力怎么集中?步兵和工兵混编,指挥体系岂不乱套?”
他转向郭松龄,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