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自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原本叶清臣还打算就榷场其他交易物继续与萧孝友等辽使协商,不过见宋庠、赵暘等人准备返宫向官家覆命,他便將后续谈判挪到了次日,以免功劳被宋庠、庞籍等人抢了。

约一刻时后,赵暘等人回到宫內,將与辽使交涉的结果告知官家。

得知萧孝友答应售马,且一匹马的价格定於二十七贯五百文,赵禎大为惊喜,问道:“诸卿如何说服的辽使?”

宋庠不敢贪功,如实说道:“……此皆赵司諫之功。萧孝友等人原本不答应售马,但赵司諫却说,宋辽之爭乃兄弟內鬩,非为你死我活,辽使这才鬆口,不过要求得到官家认可,写於国书由他们带回国內,才能说服辽主。”

宋辽之爭乃兄弟內鬩?

赵禎惊讶地看著赵暘,细细品味著这番从未听过的言论。

他並不意外於赵暘竟能提出这番言论,毕竟对於这个来自一千年后的小子来说,他宋国也好、辽国也罢,皆不过是仅存在於史书上的旧朝,故著眼於整个中华歷史,他宋国是中华,辽国也是中华。

这份眼界与格局,是当世之人所难以企及的。

良久,赵禎强忍莫名激动道:“不错,宋辽皆为华夏正统……宋辽之爭,乃兄弟之爭,华夏內部之爭,命翰林院以此草擬国书。”

这一刻,他心中忽生了鯨吞辽国的野心:既是华夏內爭,那么日后他宋国吞併辽国那就不叫侵略,而叫大一统。

儘管这事是相对的,辽国也因此得到了名分,甚至日后也能以此顺理成章地吞併他宋国,但辽国可没有一个来自一千年后的小子啊。

他大宋贏定了!

想到这里,赵禎开怀畅笑,越看赵暘越顺眼,恨不得立刻唤到跟前揉揉脑袋,可惜“矾楼斗殴事件”后,这小子就跟他闹起了彆扭,儘管大事上毫不含糊,但小事上尽给他看脸色,难以再像最初那样。

见官家目不转睛地看著赵暘,宋庠、庞籍、高若訥等人心下直嘀咕:不会又要赏吧?

嘀咕归嘀咕,但就算真的发生,他们也不会阻拦,毕竟现如今宋庠与高若訥和赵暘可没什么矛盾,更別说庞籍、叶清臣,张尧佐就更不必多说,巴不得赵暘儘快升官呢。

倒是何郯、陈旭、张择行等御史看起来有些紧张,颇有些面面相覷。

不过等了许久也不见官家开口,似乎只是看著赵暘出神,宋庠有些耐不住了,咳嗽一声奏道:“官家,既然购马一事已有初步协定,是否应该就陕西蕃民一事,先做一番商议?”

“唔?唔唔。”

赵禎这才回过神来,当即派人召来陈执中、文彦博、范仲淹三位相公,而何郯等御史则如释重负地告退。

张尧佐也识趣地告退,他的级別还不足以参与这等会议。

唯独赵暘例外,垂手站在殿內,看似是打算旁听会议,眾人对此视而不见。

片刻后,陈执中、文彦博、范仲淹三人来到垂拱殿,得知宋庠、赵暘等人已说服辽使將马匹列为榷场交易物之一,且价格仅需二十七贯五百文一匹,亦大为惊喜,纷纷恭贺官家。

直到谈及针对陕西蕃民的编户齐民一事,诸位相公的神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宋庠率先奏道:“宋夏边境蕃人,久为我大宋隱患,昔日我大宋若要编户齐民,其便倒向西夏,而西夏亦屡屡以此为藉口与我大宋交兵,此次恰逢辽国伐夏,机会千载难逢,不可错失,当派一位熟络陕西之事者主持此事……范相公曾久在陕西任职,於当地蕃民亦有名望,官家何不委派范相公为经略招抚使?”

“……”

眾人纷纷看向宋庠,包括赵暘亦是,毕竟宋庠这算盘珠子都迸眾人脸上了。

“范相公確实是最佳人选。”高若訥亦不怀好意地附和道。

“范相公以为呢?”宋庠微笑道。

“这……”范仲淹有些迟疑,並非他不愿前往陕西主持此事,事实上他其实挺愿意的,毕竟针对宋夏边境蕃人的编户齐民,的確关乎到宋国日后討伐西夏的大计,他自然愿意亲自主持。

但由宋庠开口举荐就让他觉得很彆扭,毕竟拋开二人不和且不说,整个殿內谁不知宋庠举荐他范仲淹的真正目的?

就连赵禎也心知肚明,只是不好开口罢了。

就在范仲淹犹豫不决,官家也不好开口之际,叶清臣站出来替范仲淹解围道:“范相公才回京朝,宋、高两位相公便急著將他赶去陕西么?知陕西事者何止范相公?庞相公昔日也曾在陕西任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