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碾压(第2页)
前路是彻底走不通了,从双方接战至今,种诊所率的天武第五军一步不退,反而向前步步推进,推进了大约有百步距离,看似不多,却也从侧面证明这支集整个天武军团精锐的新军,断不是他在装备上远远落后於对方的羌兵可敌。
更令人震撼的是,迄今为止天武第五军的伤亡微平其微,坚不可摧的步人甲庇护著每一名天武军將士,使其宛如刀枪不入的天兵,令別勒虽心中恨极,却也无可奈何。
前路既走不通,后路別勒也不敢走。
倒不是因为王果部封锁了后路,跟那没有关係,只是別勒仍不甘心若他下令麾下羌兵掉头,从来路突围,是否从王果部的封锁中突围而出暂且不说,任谁都会以为他们败了。
如此一来,必然全线崩溃,哪怕是此刻尚与宋军陷入僵持的甲尔与明珠德吉,也必然会收到连累。
在这种情况下,別勒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左右两边突围,绕过前方的天武第五军。
奈何此事也不易。
种诊所率天武第五军的两侧,乃杨文广麾下隶於鄜延路的保捷军团,这是继宣毅军团之后、侍卫亲军步司辖下第二大规模的军团,总共有一百二十八营,自宋夏两国交战以来便是陕西方的步军主力,与蕃落军团的骑军,清边弩手军团的弩手,並为近些年来宋陕禁军的主要构成。
都说宋国的禁军糜烂,尤其是侍卫亲军马步司的禁军,包括赵暘也如此看待,但那多指的是驻扎於江南的禁军,因长期未经歷战事而懈怠,再加上苛刻的“更戎法”,使得禁军战力愈发大打折扣,然驻屯於陕西的禁军,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尤其是在李元昊执掌西夏的时期,懈怠就意味著死。
歷史上李元昊死后,由於西夏太后没藏氏亲善宋国,极力阻止其兄没藏讹庞与宋国交恶,宋国陕西难得有了八年的和平,宋陕的禁军也因此日渐懈怠。
但当前的宋陕禁军,依旧保存著宋夏交战时期的巔峰水准,再加上赵暘的重赏刺激,使得宋陕禁军愈发斗志高昂,超常发挥,又怎会叫別勒轻易突围而出?
这不,別勒与巴吉尔先后两次尝试突围,一次向东、一次向西,却均被两侧的保捷军团击退,突围的目的没达到不说,为此折损了许多人也不论,还被种诊率领的天武第五军趁机又向前推进了近百步,原本已被压缩的空间进一步遭到压缩。
期间,別勒寄希望於协助他二人突围、对宋军展开前后夹击的甲尔与明珠德吉,也始终无法甩开冯美、应飞等宋將的纠缠,根本无力做到支援配合。
见此,巴吉尔先慌了,急谓別勒道:“甲尔与明珠德吉自顾不暇,难以援助你我突围,再这样下去,我二族族人全军覆没不说,连你我都要折在此处,不若掉头突围,先撤回族地,重整士气,再做打算。”
眼见巴吉尔满脸慌张,別勒轻哼一声,心中难免有些嫌弃前者贪生怕死。
若他们就此撤回族地,宋军岂会放过趁机进兵的机会?
“再等等,我相信甲尔与明珠德吉定能有所作为。”甲尔咬牙道。
他倒不是不惧,只是他没有退路而已。
撤就是败,败则只有死路一条,既如此,还不如再拼一把,赌甲尔与明珠德吉能有所作为。
当然,期间他也不会干等著,在思忖片刻后,他决定再次向东突围,尝试与明珠德吉合兵一处,毕竟相较甲尔,同样不为宋军所容的明珠德吉与他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巴吉尔犹豫一下,最终还是选择追隨別勒,二人率领麾下残存的近四千羌兵,再次向东侧突围。
奈何二人麾下那近四千羌兵已在之前宋军持续不断的围攻下,因伤亡惨重而斗志大减,心中绝望与迷茫,如何敌地过被重赏刺激的宋军?
短短一盏茶工夫,別勒先后两回尝试向明珠德吉突围,但均遭东面的保捷军团击退,心中愈发焦躁不说,亦添了几分慌乱与惊惧。
期间,不说同为一条绳上蚂蚱的明珠德吉努力尝试救援別勒与巴吉尔,事实上甲尔也称得上不遗余力,奈何宋军阵型稳固,不急不躁步步推进,二人愣是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见此,別勒终於慌了。
虽说撤就是败,败就是死,但总好过眼下死在乱军之中,於是再巴吉尔的又一次劝说下,別勒终於决定掉头向来路突围。
此时他摩下近万羌兵,只剩下三千人不到,一个个神情慌乱,几无斗志,一听別勒下令掉头突围,纷纷转向,爭先恐后地尝试突击王果部,对於生的渴望,倒是再次萌生斗志。
远远看到这一幕,杨文广不怒反喜,笑谓左右道:“我还以为他能撑到几时——传令各军,贼羌已败,趁机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