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第1页)
【002】
一盏茶吃完,张太监正欲呼一丫鬟来奉茶,岂料,堂前院里一声婉转之音传进堂内。
接着,十来个着绫罗绸缎的女子入内。
这些女子瞧着虽个个神采飞扬一身罗衣,可睿王府上却未曾有过妾室,因此他晓得,这些只是体面的丫鬟。
谁能在这府上有如此阵仗?
张太监方知是王妃来了,忙挥退那奉茶丫鬟,起身踱了几步上前去迎。
他因在御前侍奉,又管着敬事房的差儿,宫中那些娘娘们也要巴结同他说好话,偶尔也揽这传圣旨的差儿,朝中人见了他,也都礼让三分。
不过今日这回不同以往,在睿王府,他不敢造次,更不敢甩脸色摆气派,就是睿王府不肯赏他银钱,他也不好说什么,这睿王是活阎王,傻子才去得罪睿王,他犯不着。
张太监能在波诡云谲的深宫走到今天这位置,自然是人精,形式做派自有一套见教,见人说人话,见鬼,自然也说鬼话。
他听闻,睿王妃出身平国公府卫氏一门,但卫氏到了这一代,已是不复从前荣光,府上男丁多是捐的官儿。
这些能捐的官儿,也都是些闲差,不妨事,还能给官中多进项,也是一等两全其美的好事,朝廷也就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卫氏一门如今已是凋零了许多,男丁不争气,几乎都是些纨绔之流,这一代恩科中举的,也就只一个,就这么一个独苗,几年前还染病死了,一个争气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平国公当年连眼睛都哭肿。
没法儿,男丁不争气,平国公只能另辟蹊径,将延续府上荣光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这不,平国公这些年是踏破了京中高门大户的门槛儿,想将女儿们嫁出去,可那些个世家也不是傻子,平国公府如今大不如昨,也不是秘密,也就不允这些婚事,何况平国公膝下只得一个嫡女,其余几个都是庶出,更没什么人问津。
要说这平国公府唯一的嫡女卫筠娆也是一奇女子。
一次千秋节,皇后生辰,邀众贵女入宫饮宴,这卫筠娆不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填词作诗也不在话下。
本朝不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这卫筠娆如此惊才绝艳,也就入了皇后法眼,没多久,京中便传闻,未来的太子妃会花落平国公府。
当时,还是睿郡王的章怀肃忽然请旨求娶平国公府千金,成了。
不过睿王不算如意,只因平国公府偷龙转凤,让一个最不受宠又身子病怏怏的庶女上了花轿嫁给了他。
坊间传闻,睿王当初请旨求娶的人,根本不是卫筠嫣。
睿王成婚没多久,太子妃人选定了,正是平国公府嫡女卫筠娆。
这平国公为了攀龙附凤奔波好几年,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门双凤,一个成了当朝太子妃,一个成了大周权倾朝野的睿亲王的王妃,平国公府也自此又一跃成了京中高门,谁都想和平国公府沾上点关系。
张太监上前与那王妃说了几句客套话,王妃请他入座,又命自己的大丫鬟画梅亲自斟茶。
这王妃的大丫鬟画梅斟茶是一绝,连宫中的皇后娘娘也称赞的,能喝上画梅泡的茶,张太监内心顿时一扫之前久等的郁郁,脸上也漾了一丝笑。
一盏茶过喉,张太监忙命一旁小太监开了那黑金双色锦的锦盒取出那道明黄圣旨。
座中,卫筠嫣正垂眸掀开那玛瑙茶盏的茶盖儿,一派惬意从容,似乎并未发觉他要宣读旨意。
这玛瑙茶盏,是宫中御器房专为圣上精心雕琢的,宫外断然没有的一等一的好东西。
睿王妃手上这只,自然是圣上御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