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封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们透过特制水晶镜俯视海床,只见寒渊剑已自行拔地而起,悬浮半空,剑身流转着奇异符文,每一划都似在书写某种古老誓约。而围绕它的,是无数透明人影??男女老少,衣着各异,却皆手持书卷或竹简,默默环绕成圈。

“这是……历代守忆者之魂。”云知声音发抖,“他们把自己的记忆炼成了‘魂铸’,注入剑中。这不是兵器……是一把钥匙。”

苏砚忽然感到胸口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体内苏醒。他低头解开衣襟,只见心口处浮现出一朵淡金色火莲,与碑文中印记完全相同。与此同时,脑海中响起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苏砚,你也是其中之一。

>你不是继承者,你是归来者。”

画面瞬间闪现??他看见自己穿着灰袍,站在一间教室里,黑板上写着“第一课”。学生们抬头望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然后火光冲天,士兵破门而入,他将一本厚册塞进墙缝,转身迎向刀锋……

记忆如潮水涌入,几乎将他淹没。

“我想起来了……”他跪倒在甲板上,泪水滚落,“我不是什么余烬馆主……我是林知微的学生,是她最后一名传道者。我死于那场大火,灵魂却被封入轮回锁链,一次次重生,只为等这一天。”

云知紧紧抱住他,声音哽咽:“所以你一直记得那种痛??不是因为同情,是因为亲身经历。”

那一夜,寒渊剑缓缓升上海面,悬于空中不动。剑尖指向北方,仿佛在指引某种方向。而全国所有心碑同时亮起,投影出同一幅地图:一条由无数光点连接而成的记忆之路,从归心屯出发,贯穿山河,最终指向一座隐藏在群山之间的古城遗址??据古籍记载,那里曾是“史阁”所在地,千年来唯一不受皇权管辖的修史机构。

次日黎明,一支由觉醒者自发组成的“寻史队”启程北上。队伍中有学者、工匠、退伍老兵,也有曾参与审查制度的前官员。他们徒步前行,每一步都在地面留下淡淡的火莲印记,如同播种光明。

与此同时,余烬馆迎来了最特殊的访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拐而来,自称姓沈,是当年渔村那位抱着婴儿拜剑的老者之妻。她带来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说是丈夫临终前交给她的,嘱咐“唯有苏先生亲启”。

盒中并无实物,只有一张泛黄纸条,上面用工整小楷写着:

>“剑可断,碑可毁,

>唯歌谣不死。

>若闻孩童再唱此曲,

>便是吾辈归来之时。”

苏砚读罢,久久无言。

当晚,他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启动“心络共鸣协议”,将全国十七座主要记忆节点联结成网,尝试逆向追踪那首无名歌谣的原始音源。经过七十二小时不间断运算,系统终于还原出一段音频??那是三百年前,第一批流放史官在荒岛上教孩子们学唱的第一版旋律。

当歌声响起时,整个余烬馆剧烈震动。

水晶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形成一道横跨天际的虹桥,一端连着归心屯,另一端直指北方山脉。而在虹桥之下,大地裂开细缝,涌出温热泉水,水中漂浮着无数微小光粒,每一粒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姓名。

云知跪地掬水,轻声道:“这是‘记忆之泉’……传说中,饮此水者,可通古今之思。”

苏砚却望向远方。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第三日,边境传来战报。

三个邻国联合发布声明,称我国境内爆发“集体记忆感染症”,属于精神类生物武器泄露,威胁区域安全,要求立即封锁边界,并接受国际观察团介入调查。

随后,一支装备精良的外部部队越过边境线,打着“维稳防疫”的旗号,直扑归心屯。

但他们还未靠近村庄,就被一道无形屏障拦住。那屏障由万千声音构成??是两万多个觉醒者在同一时刻吟唱歌谣所形成的声波力场。音浪滚滚如雷,震得敌军耳鼻流血,设备全数失灵。

而在屏障之后,村民们手挽着手,静静站立。老人怀抱婴儿,少年执笔记录,妇女低声传诵。没有人喊口号,没有人挥武器,但他们的眼神,比任何刀剑都更锋利。

苏砚站在最前方,手中握着那支竹笛。

他没有吹响,只是轻轻放在唇边,仿佛在等待某个时机。

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最后一缕光落在无名碑上,碑文再次浮现新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