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页)
原本作为郡王之子,李从威的成婚对象至少应该是侯爵及以上的家世才算门当户对。
只是李从威在京城的风评实在太差,就因郑家落难,郑仁将李从威的癖。好宣扬的人尽皆知,但凡是个好人家谁舍得将宝贝女儿嫁给他。
谢宁曜隐约听闻过,最初李从威的成婚对象是哪个国公的孙女,但国公府知道了李从威的那些事儿,当即提出退婚,郡王不愿落了面子,只说最初定的便是徽先伯幼女。
李从威成婚后,谢宁曜就担心笙竹被王府的仆从欺。凌,还特意让风住亲自找到笙竹问愿不愿意回谢府,笙竹咬死不回来,他也没办法。
谢宁曜想念至此,急忙又问:“风住呢,快给我说,风住到底伤的怎么样?”
大仆于喜当即回道:“小爷放心,他虽身中数箭,但都不致命,他还让我跟您说,不必为他担忧,还说等他伤好再亲自跪谢甚少爷的救命之恩。”
谢宁曜大舒一口气,说:“让他好好养伤,他是我的奴仆,我自会帮他感谢阿甚的救命之恩。”
李及甚原是个冷血冷心的,若按着他的本性是绝不会救风住的。
只是他太了解谢宁曜,深知谢宁曜最是个重感情的,即便是对小厮奴仆都这样,若风住死了,阿曜会非常难过,他哪里舍得阿曜难过。
笙竹作为忠仆为主而死,谢家自将他风光大葬,还为他脱了奴籍,又为他捐了官,以龙禁卫的规格办的葬礼。
谢宁曜受了惊吓,又兼悲痛过度,直病了大半月才好。
他原本就要陪李及甚在家养伤,即便病好了他也没去上学,更何况谢家暂时也不敢再让他去上学,必要等到查清楚刺杀主谋,将其势力完全铲除之后。
李及甚的伤养了两月左右便痊愈了,在此期间,大理寺亦将刺杀主谋以及其所有势力连根拔起。
谢宁曜早就猜到幕后主使必定是皇后或者其党羽,但他很不明白,为什么皇后一定要杀他和李及甚。
如今皇后唯一在乎的便只有皇位,他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对皇位毫无影响,纵然李及甚心机城府很深,但李及甚又不是朝廷大员,只是个赋闲侯爷罢了。
他实在搞不懂皇后这番操作,皇后一心扶持自己的大儿子李从或登上九五至尊之位,皇后因害死文妃所生的小皇子被囚。禁,但并未牵连李从或,自此就该安分守己。
皇后竟敢在京城弄出这样声势浩大的刺杀行动,这就必定会牵连她的两个儿子李从或与李从戎。
即便刺杀成功了,这步棋也注定满盘皆输,只因他俩的命并不值得让皇后的两个儿子都获罪,智多近妖的皇后怎么可能走出这样臭的一步棋!
直到大理寺最终定案,二皇子李从戎揽下了所有罪责,大皇子李从或与皇后都被摘的干干净净,李从戎竟在自己的王府畏罪自杀。
谢宁曜只觉得荒谬至极,皇帝明明已经免了李从戎的死罪,只是贬为庶人而已,李从戎为何要自杀?!
他认为很可能是大皇子李从或与皇后一起逼死了李从戎。
因为李从戎知道的太多,只有死人的嘴才最严,皇后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再也无法承受被李从戎背叛,只能舍弃小儿子,保大儿子继承皇位。
谢宁曜都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李从戎是真惨,始终被这世上最亲的两人当作垫脚石,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同胞哥哥。
他以前无法理解,为何李从戎一个堂堂亲王却要做出那么多毫无自尊的荒唐行径,原来李从戎也不过就是想活下来而已,唯有傍上谢家才能与皇后对抗!
即便李从戎不与兄长争夺皇位,也只能成为母后与大哥的挡箭牌,这就是李从戎的宿命。
这几月经历的太多,谢宁曜越发觉得,再显赫又如何,唯有家里人都很好,这才是真正的好,否则即便生在皇家又如何,家人之间竟也只有尔虞我诈,还有什么意思!
李及甚的伤痊愈后不久,华慎与永淳公主便被抓了回来,谢宁曜又开始为他们担忧,深怕这对苦命鸳鸯没好结果。
皇帝暂时还未发落他们,永淳公主被禁足在皇宫中,华慎被拘禁在华府里。
谢宁曜总是忍不住向父兄打听两人的情况,父兄告诉他,皇帝虽震怒,但只要没马上给华慎定罪,就大致可以肯定有惊无险。
皇帝到底还是将永淳公主放在心尖上疼爱的,公主既与华慎私奔,且公主已有身孕,就只能嫁给华慎,为了公主将来过得好,就不可能真处置华府。
更何况华慎亦是天纵奇才,皇帝言语间还有些骄傲,他的宝贝女儿竟能让华慎冒着被满门抄斩的风险与其私奔!
谢宁曜听了父兄的这番分析,他便不再那样担忧,只等着皇帝亲自给华慎与永淳公主赐婚。
这几月都被拘束在家里,谢宁曜已经快憋疯了,终于得到父兄的允许,他当即就拉着李及甚跑出去玩。
如今两人出行均会带上许多的暗卫仆从,就连赶车的马夫都换成了武林高手,只为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