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48 路晓琪雄心壮志打算做(第2页)
“上次我不小心走到那里,就被拦住了。”
一车车的木料被运到了清河楼里,那儿自有向家村的工匠在核对木料品质,任何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老王就亲眼见过他曾经把一捆表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实际浸过水的木材给挑了出来。据说从此之后供应商那边都十分仔细严格地做出厂质检,再也不敢敷衍。
是真有本事的人。
“那当然了。没本事可拿不到一两万的工资。”
老王惊讶极了:“这么高?”
“还有拿三万多的呢,而且还给交五险一金。”同事羡慕得直咂嘴,“不过,人家那是真正有技术的,咱们比不了。”
像他们这样的杂工,一个月到手才四五千左右。同样是累死累活,人家获得的可多太多了。
老王忍不住感慨:“这要是年轻的时候,我哭着喊着都得去拜个师。”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谁说不是呢?”
“听说老板又从外面请了几队建筑工来,这两天就要到了,看来也是急着要开业了。”
“那是,这么大的开销,每天一睁开眼就是钱,能早一天开门就早一天开门。”
工人们在闲聊的时候,路晓琪正在唰唰往财务送来的单子上签字。
临时工们的薪资单、各种大的小的采购单、给合作单位的结款单。。。。。。生平第一次体会到花钱如流水的感觉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美妙。
路晓琪签好最后一张单,放下笔捂着自己的胸口对财务小姐姐说:“以后每周统一一个时间拿给我就行,让我一次性痛个够。”
财务小姐姐抿嘴轻笑:“好的,老板。”
路晓琪拿出其中一张单子,这张单子的乙方是清河市的药材贸易公司。现在古镇里有专门的采购,负责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
“怎么会忽然采购了这么多中药?张神医不是说暂时先不开药铺吗?”
苏隽从电脑前抬起头:“张神医说他要做一些中药香囊。最近他的香囊很受欢迎,同事们都问到我这儿来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和古镇里的那些技术人才们相关的事情,那问苏特助就好了,都是他在管。
路晓琪惊喜极了:“这个好!肯定受欢迎。”
她自己也用了,医圣特制,每天晚上挂在床头,睡眠质量十分好。而且,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也算是个进项。
苏隽又说:“张神医还想要找几个熟知草药的小药童来做这件事情。”
现在张瑛经常去帮忙,但如果要批量生产,一个张瑛肯定不够的。
路晓琪点头:“行,你去找陈姐让她招人就好。”
她雄心壮志,摩拳擦掌,誓要把卖香囊这件事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到时候或许可以搭配着卖点药丸子什么的,说不定也能搞出个和什么同仁堂庆余堂一样的老字号呢!
财务小姐姐:“大家都让我问一下您,如果有外面的人想要来找张大夫看病,能不能进来啊?”
路晓琪有些惊讶:“就已经有外面的人找过来了吗?”
他这个诊堂也没开多久吧?
她一问才知道是有几个员工回去宣传了,便一直有亲戚朋友来问,他们也不能放着班不上就专门陪人来看病,就想问一下现在能不能有个绿色通道。
“可以。”路晓琪沉吟了一下,觉得以张仲景的医术,专程来找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且他本身是希望病人样本数越多越好的,“来看病的在保安这儿登记就好了,不过进来了后能不能挂到张神医的号就看缘分了。”
等财务小姐姐出去后,她好奇问苏t?隽:“张神医没想着要去医院看一看吗?”
她原本还以为张仲景会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现代的医院是什么样子,但没想到他每天都悠哉悠哉在古镇里折腾自己的药材,然后看书,给大家看看病收集收集数据,却没看到他往医院跑。
李冰是要养病,所以深居简出。但韩氏姐妹也没有急着往外跑,就在古镇里写写画画,除了委托苏隽给她们定了许多的布料、丝线和一些相关的书籍之外也从未出过古镇的大门。
这次来的人似乎都很谨慎淡然。
“张神医说想等自己先将这两千年的医学史慢慢厘清,再去看现代医学。”苏隽恰巧也问过张仲景这个问题。
张仲景觉得在他死后,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里,很多流派都熠熠生辉,包括针灸、儿科、草药和温病等等都可圈可点,给了他很多全新的启发。
他想要先把这些课给补上,再把眼光放远去看看更截然不同的新东西。
路晓琪不由得心生佩服:“活到老,学到老,不愧是医圣。”
其实不单单是张仲景,宇文恺等人都是如此。宇文恺和清河大学的那位林教授交流得很勤,稍微有点休息时间就会往市里面的规划博物馆和档案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