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来时的路朋友的路祖师的路(第2页)
要是遇到打不过的妖怪,千万別硬扛,赶紧回山躲一躲。”
嘮嗑也嘆了口气:“行吧,我们听你的。
你下山以后多保重,有空记得回山来看看。
真要找不到你口中的机缘,实在不行就跟祖师討要躲灾变化之术,躲劫成仙吧。
千万別死扛,我们还指望你继续衍进后面的功法呢。”
知道自己劝不动王禹的嘮嗑怕王禹走极端,连忙用自己跟大胃的道途加码,让王禹顾忌著点。
“放心,我会的,我说过,你们俩的功法我包了,就绝不会食言。”
天色未明,晨雾如纱,轻轻笼罩著方寸山。
王禹拎起伴隨他多年的玄铁大戟离开了屋舍。
戟身冰凉,却似有千斤重,压著他心头的几分不舍。
他站在院子门口,回头望了一眼屋舍內紧闭另外两扇房门。
三年时光,近千个日日夜夜,他与嘮嗑、大胃在此切磋修行、畅谈天地寰宇,那些喧闹与欢笑仿佛还在耳畔迴响。
回顾过后,王禹放轻脚步,沿著熟悉的山路向外走去。
路过前殿时,他看著朴拙的前殿下意识地顿了顿,想起祖师讲经时的温润语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而此刻,屋舍內,嘮嗑与大胃早已醒了。
两人躺在各自的床榻上,明明睁著眼睛,却死死盯著头顶的房梁,连眼皮都未曾眨一下。
窗外的微光透过窗欞,在他们脸上投下淡淡的影子,映出眼底难以掩饰的担忧。
他们听得见王禹起身的动静,听得见他拿起大戟的轻响,听得见他走到门口的迟疑,更听得见他离去的脚步声,一步一步,越来越远。
可谁都没有开口,连呼吸都刻意维持著沉睡时的节奏,平稳得如同古井无波。
“这傻子,还想悄悄走……”嘮嗑在心里暗骂一句,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大胃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想喊住王禹,想再跟他说句路上小心,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他知道,王禹就是不想让离別太伤感,才悄然离开的。
他们能做的,就是配合他这最后一点小心思。
直到那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淡淡的山雾里,再也听不见,两人才起身一如往常一样出门洗漱。
两扇紧闭的房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
大胃看著同样一夜未睡的嘮嗑下意识的询问道:“圣灵真的走了?”
大胃的声音闷闷的,带著浓浓的鼻音。
嘮嗑狠狠抹了把脸后才开口回答大胃:“走了好,他的路不在这里。
咱们俩也得加把劲,別等他回来时被落下太远。”
说罢,两人不再言语,只是望著洞开的院门,任由晨光一点一点將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王禹踏出来时那道隱於云雾中的山门时,脚步猛地一顿。
晨光恰好刺破云层,落在山门外的石阶上,將两道清瘦的身影清晰地勾勒出来。
种玉一袭青衫,负手而立,神色平静。
真慧则穿著灰布道袍,眉眼间带著几分淡然。
“你们俩怎么在这里?”王禹握著大戟的手紧了紧,感到有些意外。
种玉率先开口解释起来,声音清淡如泉:“前几日闭关时心有所感。
掐指一算,知有別离之谊,出关问了一下其他师弟,这才知晓你要下山游歷。
你之情况我了解,这一去,山高水远,红尘扰攘,万事需得谨慎。”
种玉解释完,真慧上前一步稽首回应道:“多的不说了,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