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先天有缺大道难成(第2页)
你非先天神圣,虽得天地滋养而生灵智,可天地在你身上耗费的资源极其有限。
世间大神通者,如老君,如玉清原始天尊,他们並非生来就有人形。
可为了能够更好的修行,最后皆以人身为基,调整了自身道体。
只因人身虽然脆弱,却藏著天地间最精妙的平衡。
能容阴阳轮转,可纳五行相生,是世间最易与大道共鸣的容器。
你將身躯炼至铁母通铸层次,看似坚不可摧,却忘了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活著,是超脱,是追求与天地同息、与大道共振,而非你以为的万劫不磨。
你一味的精粹自身,忍著莫大的痛楚將身躯炼製成更高阶的金石,看似斩断了凡俗羈绊,实则是把自己困在了有形的桎梏里。
人身能隨心意吐纳灵气,你这身模擬人身淬炼出来的躯壳,却需施展秘法才能炼化天地元气。
人身能感应四时变化、明悟草木枯荣。你这金石之躯,能体会到春风拂面时的生机?能察觉到秋叶落地时的萧瑟吗?
你能,也不能,能是因为你的神魂强大到可以透体而出,你平日里都是在藉助神魂感知万事万物吧。
说你不能,是因为离了神魂的帮助之后,你莫说感知万物,恐怕立刻就要化作一块无知无觉的顽石。
那时,你纵使灵智尚存,可与死物有何区別?”
祖师话让情绪向来古井无波的王禹陷入了惊慌失措中。
因为,他跟著祖师的思维推演了一遍精粹自身这条道路后,陡然发现祖师的预判与结论尽皆为真!
意识到这一点后。王禹只觉一股寒意顺著脊椎爬上来。
他下意识想抬手按住心口,却忘了这具玄铁精金之躯的胸膛不会因心绪波动而有半分起伏。
“祖师……”王禹艰涩地开口,声音带著金石摩擦般的滯涩:“弟子……弟子从未想过会走到那一步,还望祖师教我。”
祖师静静看著他,目光里的悲悯更重了些:“修行之路,一步踏错便可能万劫不復。
今日,你尚能用神魂弥补感知的缺陷,可若真炼到首阳山铜、混沌神石的地步。
你的神魂受困於躯壳与天地大宇宙的羈绊会越来越淡薄,到那时,你纵有通天灵智,也会被这具躯壳的死寂同化掉。”
说到这,祖师抬手指向殿外屹立著的青松。
王禹顺著祖师的手指望去,只见那青松在山风中舒展枝叶。
明明只是草木之躯,却透著比他更鲜活的生机。
他忽然想起自己初生灵智时,尚能感受到山间清风的甘甜、林间香的浓郁。
可隨著身躯一次次被精粹,那些细微的感知早已消失无踪。
如今只剩下神魂看到的色彩、听到的声响,却再无触到的温度。
“那……那弟子该如何是好?”王禹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惶恐。
祖师收回手臂,伸出三指立於王禹面前:“你当前有三条路可走。
一、继续走精粹自身这条路,只不过不再於人世间修行,而是迴转到你出生之地。
以极高的阵法造诣,布下一门欺天大阵。
让天地误將你当做尚未出世的先天神圣,继续为你灌注大道法则。
可此法有两个缺点需要注意,人为製造先天神圣易遭天弃,会有各种灾劫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