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师傅的心魔帮为师排遣欲望吧(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张师弟若是落入这等邪魔手中,其下场……马玄罡几乎不敢细想。

这个意外的情报,像一块巨石投入他本就纷乱的心湖,掀起了更大的波澜。事情,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和严峻得多。

马玄罡确实被“七个”这个数字骇到了,心头巨震。

但他毕竟是经历过风浪、闯荡江湖多年的散修,深知越是震惊越需冷静。

他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大脑飞速运转。

“也就是说,除了你,还有六个和你差不多的……都在哪里?”他紧紧盯着绾儿,不放过她任何一丝细微的反应。

绾儿被他锐利的目光看得有些畏缩,小声回答:“在…曾经…那位…主…”她似乎意识到不能再用“主人”称呼黑兜帽人,话到嘴边生生顿住,改口道:“…旧大人…的洞穴…”

“旧大人?”马玄罡捕捉到这个生涩的称呼,以及她提及“洞穴”时,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并非伪装的本能恐惧。

这印证了黑兜帽人的老巢确实在某个地下或山体洞穴中。

“他只有那一个巢穴?”

绾儿摇了摇头,努力表达:“旧大人…有很多…住的地方…”她用小手比划着,试图形容“很多”,但词汇匮乏。

听到这里,马玄罡强忍着内心的震惊。多个巢穴,意味着那魔头势力盘根错节,行动更为诡秘难测。

接下来,才是关键。

他必须弄清楚,师弟的失踪是否与绾儿直接相关。

他不再直接发问,而是开始运用他混迹江湖历练出的经验和推理能力,结合龙虎山所学的“观气”、“察言”之术,对绾儿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旁敲侧击。

道士先是定了定气

·他让绾儿详细描述她“工作”的内容和地点。

绾儿断断续续说出,主要是“在一些的村子附近…等人…吸一点点…”或者“跟着旧大人…去别的…地方…”。

她描述的“村子”特征与上次遭遇战吻合,但活动范围似乎局限于外围和固定路线。

·他又拿出师弟的画像(师弟家人给的肖像绘像),追问:“仔细看,有没有在村里,或者你去过的任何地方,见过这个人?他可能穿着类似的(指自己身上的)道袍。”绾儿凑近,纯黑的眼窝“专注”地看了半晌,茫然地摇头:“…没有…见过…这个…年轻道士…”

·他先是追问她参与过的“最大”的行动。

绾儿回忆良久,才提到一次“和…另外两个…一样的…去很远…的林子…等一个…商队…”,这与张师弟失踪的时间、地点特征完全不符。

·在整个问询过程中,马玄罡始终运转着龙虎山的基础观气法门。

他能“看”到,当绾儿回忆“旧大人”和受罚经历时,她周身那稀薄冰冷的尸气会泛起恐惧的涟漪;当被问到张师弟时,她的尸气平稳无波,没有任何遇到“猎物”或“强敌”时应有的躁动或残留印记;当她回答“没见过”时,气息更是一片死寂的茫然,没有丝毫说谎时常见的紊乱或刻意掩饰的凝滞。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根据绾儿的描述,她的任务最多是“守株待兔”式的诱捕或侦察,针对性不强。

而师弟作为有一定修为的道士,若是主动探查藏身的老巢,很可能是直接触及核心区域,与绾儿这种外围巡逻的鬼仆遭遇概率反而较低。

她本人很少被派出巢进行同类转化,很多时候都是留守

若真是绾儿袭击了张师弟,以她描述的她独有的攻击习惯和废村现场勘察的一些打斗等痕迹,他更可能是深入老巢后被重伤或被俘,而非彻底失踪。

但黑兜帽人炼制鬼仆需要特定条件和材料,如果被俘,有可能被带回老巢“改造”,而非放任其“失踪”。

最重要的是,近一年的相处,绾儿的心智虽然在学习,但在涉及过去具体事件时,依旧显得单纯、直接,缺乏编造复杂谎言的能力。

她的恐惧和服从,更多是针对“旧大人”和眼前的他,对于“是否袭击过某个特定道士”这种问题,她如果做过,在这种高压盘问下,很难完全隐藏住本能反应。

在运用观气、察言、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初步判断绾儿并非袭击师弟的元凶后,马玄罡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决定动用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种验证方法。

他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储物袋中,取出了两件东西。

一件是张师弟离开山门前,他偶然看到并记得的一枚不起眼的、用雷击木边角料雕刻的护身符,算是信物;另一件,则是他当初接下寻人委托时,从师弟家属取得的、一件浆洗得发白的旧道袍内衫,上面残留着那位遭遇不测的年轻同门身上那独特的气息。

这两样东西,他都妥善保存,未曾让绾儿接触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