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战略性转移(第3页)
身百姓熙熙攘攘,阵阵呼喊和閒言碎语声在耳边响起,换作別的时候,王松会觉得有些聒噪。
但现如今,他的眼眶却有些微红。
心中仿佛有一把刀子在来回搅动。
这一走,再想回来,恐怕就要等十四年后了。。。。。。
孙卫邦从身后拍马赶来,快要抵达吉普车的时候勒住马韁:“长官,兵工厂那边的百姓都已经疏散开了,炸药也铺设完毕,老李他正在等您的命令!”
军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后。
原本的三个连,被扩充成了三个千人营。
连长也被升任为了营长。
还是高配版的上校营长。
王松点了点头:“等军队出去之后,再开始爆破,米总办呢?”
孙卫邦:“老李那边说,天还没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乔装出城了,护送队伍里好像还有咱们的人!”
王松並不吃惊:“嗯,我安排的,先不用管。”
米春霖一把年纪了,让他跟著部队行军,恐怕还没走出百里,身子骨就要开始闹毛病。
再说。
这种偏文化类人才,只有在后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孙卫邦:“还有几件事,听老李那边说,兵工厂管事都走了之后,有一批技工留在厂区,说要加入咱们的队伍!”
王松嘴角不禁上扬。
米春霖是奉天兵工厂总办,危难之际,如何处理厂房內的那些设备,是他应尽的职责。
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这种自毁根基,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復的差事,不是谁都有胆量做的。
米春霖活这么大岁数,也算是个老狐狸了。
现在他把这“脏活”揽了下来。
再怎么著,米春霖也得拿出手里的诚意。
这批愿意隨军北上的技工就是证明。
现在的部队不是一穷二白,卡车,火炮,枪枝坏了都需要人来维修。
然而普通的士兵肯定不会这些。
王松掰著手指头想了想。
歷史上米春霖离开奉天后,好像被张学良授予了省政府主席的官职,在锦州主持省府政务。
说不定以后还能遇见。
老话说的好。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啊!
王松耸了耸肩,向前挥手:
“加速前行!”
一阵微风吹来。
边缘处缝有“东北抗日义勇军”七个大字的青天白日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整支部队如同一条蜿蜒长蛇般,依次开出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