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33章 与其被日本人缴获不如提前打给日本人(第4页)
后方。
王松从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了前方阵地上空漂浮的黄绿色烟雾。
茅云泽愣了一下:
“这是什么东西?”
王松放下望远镜,板著脸,面无表情:
“氯气,一种特殊的化学武器,士兵吸入后,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灼伤肺部和呼吸道,首次出现在1915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
他对这东西可太熟悉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
当初在哈尔滨上大学的时候,去过5次731遗址,再结合平日里查阅的资料,他对日军將来的毒气战了解非常充分。
记得日军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使用毒气弹。
应该是徐州战役期间。
现在就用上了。
蝴蝶效应吗?
茅云泽急了:
“这可怎么办?”
王松摆了摆手:“不用担心,我从奉天兵工厂里拿走了一批防毒面具,应对能应付过来。”
不得不说,东北军作为这一时期中国最强的军阀部队,武器装备非常全面。
就连防毒面具都有配备。
只不过数量很少,但聊胜於无。
更何况,日军使用的氯气杀伤效率並不是很高,比不上后来闻名的光气和芥子气,王松记得前世他超过相关数据,德军在伊普尔战役中释放了180吨毒气,大约是5730个钢瓶。
造成1。5万名英法联军中毒。
5000人死亡。
將近三分之一的杀伤效率。
但这是在大剂量的情况下。
从前线的情况来看,日军使用的计量並不是很多,加上阵地宽旷,毒气的杀伤效率恐怕不会太高。
真正让王松担心的是。
士兵如果来不及佩戴防毒面具,在吸入氯气之后,很有可能会造成战斗力大幅锐减。
如果这个时候日军趁虚而入。
情况就危险了。
“希望孙驴子能把话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