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相(第2页)
大唐开国元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从龙之功彪炳史册!手握重兵、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跺跺脚整个长安城都要抖三抖的顶级勛贵巨擘!
魏徵三人脑中嗡嗡作响,他们差点都忘了,眼前这个看似温润如玉的年轻和尚,还是个根正苗红的顶级“开国元勛之后”!
其背景之深厚、靠山之强硬,足以让任何试图强压的念头烟消云散!
“这……法师……您……此言当真?此事非同儿戏……”
魏徵张著嘴,舌头像是打了结,后面那些“圣意难违”、“法会为重”的官腔硬生生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这变故来得太突然、太猛烈,彻底打乱了他们奉旨而来的所有盘算!
陈玄奘心中雪亮,时间紧迫如燃眉!
那南海观世音菩萨,此刻只怕已带著木叉惠岸行者,驾临长安上空,正於云端之上,暗中物色著那个內定的“取经人”。
而他,这个上一世被精心挑选、註定踏上西行路的“金蝉子转世”,这一世,必须赶在菩萨目光落在他身上之前,彻底斩断与佛门这盘大棋的因果!
外公殷开山这尊开国战神、勛贵巨擘,便是他跳出佛门棋盘,挣脱宿命枷锁,拥抱红尘自由的最大依仗!
这俗,今日就必须还!
一刻也拖不得!迟则生变!
魏徵、萧瑀、张道源脸上的喜气早已被惊愕、不解甚至一丝恼怒取代。
一个被天子內定为国家级法会领袖、名动天下的得道高僧,竟要自毁长城去还俗?
这简直是在打陛下的脸面,更是將佛门千年的威仪摁在地上摩擦!
传出去,必是震动朝野、惊掉无数下巴的惊天奇闻!
魏徵到底是歷经风浪的铁血宰相,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
“玄奘法师!此事非同小可!关乎圣意,关乎水陆法会万千亡魂超度大业,关乎我大唐国运福祉!岂能如此率性而为?还俗之事,干係身家性命、祖宗香火!还望法师三思而行!切莫因一时妄念,误了自身锦绣前程,更误了陛下泽被幽冥之宏愿!”
陈玄奘面对宰相的威压,微微摇头,语气平静却带著一种磐石不移的坚决:
“魏相,玄奘心意已决。尘缘未了,佛心已断,非是佛门中人。水陆大会功德无量,自有龙象高僧、大德法师主持。至於陛下那里……”
他目光坦然扫过三人,再次清晰地吐出那重逾千钧的名字:
“还请三位相公据实稟告即可。玄奘此刻,只想立刻面见郧国公。”
那“郧国公”三字,如同定海神针,意思再明白不过:我也是有俗世背景的人!
魏徵三人再次面面相覷,眼神交流间充满了无奈与棘手。
陈玄奘搬出殷开山这尊开国战神,其分量之重,绝非他们几个文臣可以强行阻拦。
萧瑀嘆了口气,凑近魏徵,声音压得极低:
“魏相,事已至此,强扭的瓜不甜。不如……先回宫稟明陛下,由陛下圣裁?也……也需知会郧国公府一声?”
他刻意强调了“知会”二字。
魏徵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目光如刀,深深剜了陈玄奘一眼。
他最终从鼻腔里重重地哼出一声,如同闷雷:
“也罢!法师……好自为之!我等即刻入宫面圣!”
说罢,三人带著满腔的憋闷,猛地一甩袍袖,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陈玄奘站在禪房门口,望著他们消失在院门外晨光熹微中的身影,一直紧绷的心弦终於微微一松,一股难以言喻的畅快感油然而生。
然而,就在他心神稍懈的剎那,一股极其微弱、却玄奥神圣的香风,伴隨著若有若无的梵唱,极其突兀地拂过化生寺的上空,仿佛来自九天之外,瞬间即逝。
陈玄奘猛地抬头,望向东方天际那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晨曦深处,瞳孔骤然收缩!
来了!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