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1页)
在数名禁军的“护送”下,三人一车随李宪连过两重宫门,入得宫来。
两侧朱墙耸峙,夹道成巷,一条笔直甬道延伸而去,宽阔平整,不见尽头。放眼望去,空寂无人,唯闻驴蹄、脚步的回响和朔风穿巷的低鸣,更显清。。。
雪落无声,却将整条巷子染成一片素白。吴铭站在灶前,手中铁勺轻搅卤锅,那汤色澄黄透亮,油花如金箔浮于其上,香气随着热气一层层荡开,在冷空气中凝成可见的雾缕。他眯眼看着锅中翻滚的老卤,仿佛看见三十年前父亲也是这般站在这里,一勺一勺地搅动着这口命根子般的砂锅。
阿满已早早来了,正蹲在门口扫雪。扫帚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极了小时候吴铭听过的春蚕食叶声。他忽然停下,抬头望向天空:“师傅,今年的雪,来得比往年早。”
“是啊。”吴铭应道,“可人心若暖,再早的雪也不冷。”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不急不缓,踏雪而来。来人穿一件旧青布长衫,头戴斗笠,肩上背着个褪色布囊。他在摊前站定,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瘦的脸??眉目间有书卷气,眼神却深如古井。
“老板,一碗豆腐脑,加辣,多葱。”声音低沉温和。
吴铭一怔,随即笑了:“张供奉?您……回来了?”
那人微微一笑,眼角皱纹舒展:“我说过,若有缘,自会再见。”
众人皆惊。阿满手中的扫帚差点落地。张供奉三年不见踪影,坊间传言他已羽化登仙,或隐入终南山炼丹修道。谁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清晨,踏雪归来,点了一碗最寻常的豆腐脑。
吴铭亲自下厨,手法未变,只是今日多添了一味??山茱萸粉。这是张供奉当年提过的方子,说能温阳补肾,尤宜冬日食用。他将热腾腾的豆腐脑端出,雪白嫩滑,红油浮香,翠葱点缀如星。
张供奉尝了一口,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眼中竟有微光闪动:“还是这个味道……可又不止是味道。”
“您说什么?”阿满忍不住问。
“这碗饭里,有人情。”他缓缓道,“有守,有传,有不忍弃。三年来我走遍天下,尝过百城风味,无一能及此一碗之诚。”
吴铭沉默片刻,只道:“您若喜欢,以后常来便是。”
张供奉摇头:“我不为吃饭而来。”他从布囊中取出一只紫砂小罐,递过去,“这是我这些年采的药引子,配你的卤水,可增三分回甘,七分养气。不是为了让你更赚钱,是为了让那些体弱者,多吃一口也能活得久一点。”
吴铭双手接过,沉甸甸的,不只是罐子,更是心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巷口。帘子掀开,走出一位女子,约莫三十出头,穿着素净绸裙,发髻简单挽起,面容清丽却带着风霜之色。她走到摊前,深深一揖:“吴掌柜,我是周延寿之女,周婉。”
四下寂静。
阿满脸色微变,手按在灶台边,似要护住什么。百姓们也纷纷侧目,低声议论。毕竟周延寿曾欲毁吴记于一旦,虽被贬岭南,但余恨未消。如今其女亲至,谁能断定不是另有所图?
吴铭却不动怒,只平静地看着她:“姑娘有何贵干?”
周婉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纸册,双手奉上:“这是我父亲临终前所写《悔膳录》。他流放途中,贫病交加,靠一碗路人施舍的素面活命。那一口淡汤,让他想起幼时母亲的手艺,才幡然醒悟??原来真正的味道,不在庙堂之争,而在民间烟火。他写下此书,记录天下平民小吃三十六种,皆是他一生错过的‘真味’。临终前嘱我,务必亲手交给您。”
吴铭接过,翻开第一页,字迹潦草颤抖,却力透纸背:
>“吾一生执礼法而忘人心,奉纲常而轻滋味。今知一碗粗面胜千章奏疏,始悔晚矣。愿后世为官者,勿以清廉自矜,而忘了百姓肚肠。”
他合上书卷,久久不语。
良久,他转身走进厨房,亲手做了一碗千层卤肉面,轻轻放在周婉面前:“你父亲虽害我险些家破人亡,但他最后这一念回头,值得一碗热饭。”
周婉低头吃面,泪落如雨,滴进汤中,漾起一圈圈涟漪。
这一幕,被藏在街角的一位画师看在眼里。他悄然展开画布,笔走龙蛇,将这雪中饭馆、归来的道士、悔过的女儿、流泪的女子,尽数绘入一幅长卷。数月后,此画献于宫中,赵顼观之良久,提笔题名:《人间烟火图》。
春去秋来,吴记依旧每日开门。
张供奉留下住了半月,每日与吴铭论食谈道,说“调味即调心,火候即修行”。临行前,他将毕生所学写成一本《炊经》,交予阿满:“你天资不如你师父,但心更静。将来这本书,你要传给真正懂的人。”
阿满跪地接书,郑重叩首。
又一年腊八,吴记门前照例熬粥施舍。这日来了个乞儿,衣衫褴褛,脸上脏污不堪,蜷缩在屋檐下瑟瑟发抖。吴铭舀了一碗热粥递去,那孩子抬头看他一眼,忽然愣住:“你……你不记得我了吗?”
吴铭细看,才依稀认出那双眼睛??竟是十年前那个曾在暴雨夜偷拿蛋烘糕的小孩。那时他饿得晕倒在门口,吴铭非但没赶他走,还让他连吃三天免费饭菜。
“我叫石头。”那少年哽咽道,“那年你救了我一条命。后来我被人收养,读了书,如今考中了府学生员。今天特地赶来,就想亲口说一声……谢谢。”
吴铭拍拍他的肩,什么也没说,只是又盛了一碗粥,放进两个蛋烘糕。
人群之中,一位老太医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是当年太医院那位白发老者,现已致仕归田。他对身旁孙子低语:“记住,世上最高明的医术,未必在药方里。有些人,用一碗饭就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