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少年得志谋实缺王侯爭位忘西陲(第3页)
荀蕤抚掌笑道:“检校者,非实授,乃是监督、考察之意,表明此职之临时性;假者,代行其职也,又赋予了足够的权责。权责足够,名分又是试任,堪称万全。”
自汉末大乱以来,朝廷为应一时之需,权置官职、创设名號,早已屡见不鲜。
最显著者,莫过於军中名號。
除了那些载入典制的大將军,更有无数杂號將军。
因一事而设,事毕即罢,其便利远胜於改动朝廷定製。
刘奚暗自吐槽,说得这么文雅,这不就是项目制外包吗?
“好傢伙,试用期的临时项目经理,去领导一个外包的草台班子,还要考核的kpi,这就是魏晋版的灵活用工么。”
卫釗也反应了过来,兴奋道。
“如此一来,贤弟既有实权,又不会因年少招人嫉恨,那贤弟手下的工匠们呢?”
卫釗好像忘了,第一个因为刘奚年少而跳出来的就是他自己。
“这个好办!”杜彦抢著说,“可先列为假簿,也就是编外之人,由监造所暂支俸禄。待日后有了功绩,再图转正。”
荀蕤笑著点头,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若成果斐然,便可上奏请求除行为真,將检校与行字去掉,或转为实缺,或补放郡县,岂不美哉?”
话音落下,雅间內一片通明。
一个由眾人智慧匯集而成,层层递进、滴水不漏的完美计划,已然成型。
卫釗激动得满脸放光,杜彦抚须讚嘆不已。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刘奚身上。
“好,好一个试置监造所,此事。我领衔了。”
酒阑人散,雅间內的喧闹与热烈如同潮水般退去,只剩下杯盘狼藉和一室静謐。
僕役们早已被挥退,此刻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刘奚与荀蕤二人。
先前在席间的挥洒自如的笑容,此刻已从荀蕤那张俊朗的脸上敛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忧虑。
他端起案几上早已冰凉的酒,一饮而尽,眉头却锁得更紧了。
“贤弟。”
荀蕤的声音低沉了许多,带著一丝沙哑。
“你当初的预言,恐怕真的要应验了。”
刘奚心中一动,平静地问道:“荀兄指的是何事?”
“蜀地。”荀蕤吐出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刚刚得到的消息,李雄在蜀地势如破竹,连破数县,官兵节节败退,已经快要攻克成都了。”
这消息虽然在刘奚的预料之中,但从荀蕤口中得到证实,还是让他心头一沉。
他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中枢为何还不发重兵平叛?以朝廷之力,剿灭一隅之地的流民,並非难事。”
荀蕤苦笑一声,他看了一眼门外,確认四下无人,才將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此话我只说给你听,你切不可外传。如今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另一件大事。”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成都王……打算上奏,请陛下加封自己为皇太弟。”
在如今这个太子之位空悬的敏感时期,成为皇太弟,就意味著成为了法理上仅次於皇帝的储君。
为了这桩大事,別说一个偏远的蜀地,便是半壁江山起了烽火,恐怕都要暂时往后放一放。
荀蕤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