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玄风未起钱粮尽妙计方成釜甑空(第1页)
他转过身,看著已是六神无主的刘阳。
刘阳嘴唇翕动,那些惊慌失措的话到了嘴边。
却在刘奚那双平静如深潭的眼眸注视下,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慌什么。”刘奚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天,还没塌下来。”
他走到案前,拾起那张被刘阳揉成一团的纸,摊开,用指腹將上面的每一道褶痕缓缓抚平。
“去把石头喊来。”他头也不抬地吩咐。
“另外,再去请潜伯过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诺。”
主心骨的镇定是一剂良药,刘阳悬著的心顿时安稳了许多,他领命而去,脚步也不再虚浮。
不多时,门口响起了轻快的敲门声。
“进来。”
少年石头推门而入。
他瘦削的身躯套著一套明显过大的旧皮甲,襠部长出半截,显得有些滑稽。
这本是刘奚最初弄来的两套皮甲之一,如今有了卫尉府调来的铁甲,这皮甲便閒置了。
但少年毫不在意,腰背挺得笔直,一双眼睛在昏暗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有神。
他向刘奚行了一个標准的军中抱拳礼。
“郎君,你找我。”
刘奚示意他走近些,语调温和下来:“不必拘礼。石头,我问你几句话。”
“郎君请说。”
“你本是潁川人,父母早逝,一路乞討到洛阳。可对?”
“正是。”
石头的回答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刘奚頷首,沉吟了片刻。
他抬眼,目光变得郑重。
“若是我让你入一个士族门第,认一位长者为父,改名换姓,从此有了真正的出身。你可愿意?”
石头霍然抬头,那张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略显蜡黄的小脸上,第一次浮现出震惊到无以復加的神色。
他不是不明白这意味著什么。
在汉晋这个门第森严的时代,过继收养远非改换门庭那么简单。
它意味著身份的彻底重塑,是阶级的天堑之別。
比如袁绍,原来是婢女所生,因为过继给了伯父,就继承了伯父的政治遗產。
对石头这样连自己本姓都已模糊的流民孤儿而言,这是恩典。
“郎君……这……这是何意?”石头的声音因过度激动而微微发颤。
刘奚缓缓解释道:“潜伯你是见过的,他膝下无子,孤身一人。我曾向他提过,想为他寻一个品性好的继子,以慰晚年。”
他加重语气,道出了最关键的信息:“潜伯出身宜城向氏,乃荆州望族。”
郡望二字,在魏晋时代重於千金。
它是一个家族数百年声望的积淀,是士族阶层最核心的身份標识。
“宜城向氏虽非顶级门阀,但在荆州亦是诗书传家、备受敬重的郡望大族。你若入其门第,从此便是向氏子孙。”
巨大的信息量和这份从天而降的恩典,如山岳般压在这个十三岁少年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