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少年得志谋实缺王侯爭位忘西陲(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那图表之法,可真是让为兄开了眼界,快说说,你那神乎其技的贡墨,可还有存货?我度支曹若有此等利器,核算天下钱粮,必能事半功倍啊。”

杜彦呵呵一笑,摆了摆手。

“莫急,莫急嘛。贡墨虽好,终究是器物。”

刘奚见眾人兴致正高,便顺势起身,对著四人深施一礼。

“小子今日设宴,正是想借重诸位郎官的智慧。不瞒诸位,无论是贡墨,还是图表,都只是小子胸中诸多想法的冰山一角。小子尚有一些新思,或可利农事、或可精工造、或可便算学,只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恼。

“只是小子人微言轻,位卑职小,空有想法,却无处施展,亦无名分去施展。这些想法,若不能变为实物、实法,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卫釗立刻接口道:“这有何难,贤弟需要什么,只管开口。需要人手,我给你调拨,需要场地,我去找。我可以请示台辅,为你增设一监造所,只要能將这些好东西做出来,就是大功一件。”

卫釗的热切几乎要满溢出来,之前刘奚就暗示过几次,想要利用官方的力量开设工坊。

就在数日前,他忐忑地將那方贡墨献给了卫氏的宗主卫璪。

未曾想,竟换回了一句讚许:“此物可用以结交贵人,亦可为我卫氏传家之物。”

他猛然意识到,刘奚所能拿出的,绝非仅仅是器物之利,而是能为整个家族铺路搭桥的无上之机。

此刻不倾力相助,更待何时?

“卫郎官,此事恐怕不妥。”一直含笑不语的钟雅终於开口了。

他的语气温和,却带著不容置疑的份量。

“刘奚如今只是令史,你请示台辅,以何名义?尚书台內,各曹各署皆有定製,我等若无章法地擅自作为,便是逾制。此事一旦被御史台抓住把柄,非但刘奚要受牵累,你我亦难辞其咎。届时,功劳未见,攻訐先至。”

钟雅话音落下,卫釗脸上的热切顿时冷却了几分。

魏晋以来,御史台早已脱离少府,成为直属中枢的独立监察之司,风闻奏事,无所掣肘。

钟雅这番话,绝非危言耸听。

卫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过简单,吶吶地坐了回去。

虽然有了名气,但是刘奚毕竟太年轻了,为了一个少年专设一所,过於骇人听闻。

场面一时有些沉静,这正是刘奚想要的效果。

他提出了问题,也让眾人看到了问题的棘手之处。

有些时候,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反而比直接求人更好。

“彦胄兄所虑极是。”荀蕤適时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看向钟雅,眼中带著敬意。

“此事確实不能操之过急。但若因循守旧,致使明珠蒙尘,亦非我辈所愿。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绕开这逾制之险。”

杜彦立刻来了精神:“哦?荀郎中快快讲来。”

荀蕤微笑道:“既然增设官署会引来非议,我等何不退而求其次,不求增设,而求试置?此乃为急而设的权宜之署,有期限,非定製。我等可联名上书尚书令,请求试置监造所一署,专司文具与度支器用改良,期限一年。如此既不触动台省定製,又有了行事之基,想必阻力会小很多。”

“妙啊!”杜彦一拍大腿,“以此行权变之事,此法甚好,我等当上书,诸务益眾,不可徒劳。今有器可代之,何不立一试署。”

刘奚眼中也闪过一丝光芒,他顺著荀蕤的思路补充道。

“令远兄所言极是。若能成立此监造所,我便能名正言顺地招募些能工巧匠,將脑中的想法一一付诸实践。待到期满,是存是废,皆由功过评说,朝中诸公也无话可说。”

钟雅缓缓点头,显然对这个提议颇为心动,但他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名分解决了,人事又当如何?总不能凭空造出一个监造令来。你当以何等身份主理此事?”

这正是最核心的关键。

眾人再次陷入思索。

这次,荀蕤从容说道。

“官场亦有变通之法。或可请尚书令下条,命贤弟为检校监造所事,再加假监造事之衔。”

“检校……”钟雅在口中咀嚼著这两个字,眼神越来越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