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隱州事(第1页)
“大人,赤河府清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请大人过目。”
胡九捧著一沓册子递了过来,在旁边等著王胜一边翻阅一边解释。
“全府得田二百四十多万亩,比之前在册的土地多了近四十万亩。”
赤河府的土地上一次清田造册还是一百多年前,这么些年的垦殖下来,不仅没有增加还有些许减少本来就不正常,所有人都知道有隱田的存在,但清查的阻力太大了,到了后期根本没人敢再提清田之事。
王胜这次让胡九带队一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查出了四十万亩的隱田来,这都是实打实的税源,这百年间,隱州又新开垦了近四十万亩地。
“可遇到什么抵抗?”
“还算顺利,只有少数几家不长眼的已经被郑將军带队清理了。”
赤河府六县之地,是这次清田改革工作的重点,不仅要查隱田,还要扩大税基,所有士绅优免全部取消,官绅一体纳粮。
单户所占土地超过百亩,超出部分全部充公,逼迫一些大族自觉进行分家,若是分家还把土地分不平的,王將军亲自来帮他们分。
原本这种改革推行难度是极大的,极有可能出现裹挟百姓衝击官府,甚至围殴官吏抗税之事。
但这一次却並没有太大阻力,因为赤河府排得上號的大族都被王胜清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些不入流的傢伙,大多根本无力抵抗。
最妨碍工作的,反而是王胜这个团体自身的原因。
因为士绅和吏员是相通的,几乎所有吏员都是出身本地豪强的地头蛇,王胜在砍士绅的时候实际上也把本地的吏员也清理一空。
但王胜自身手里却並没有可以支撑一府六县的文吏,县官好找,但合格的文吏却不多。
本地读书人的可信度目前太低只能少用些来辅助,而从苗金和两河县带来的文吏数量太少,最后逼得王胜在系统士兵里挑选了一百多个机灵能干,能认识几个字的,一起加入了清田工作,才勉强把赤河的清仗土地工作给完成了。
“田分好了吗?”
“第一批已经全部分好了,新募士兵正在分配。”
给士兵们分田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这是保证普通士卒战斗力和士气的重要手段
王胜给了他们田產,才会更让他们拥戴,不然只讲道理和靠督战队是练不出一支强军的,必须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產业,就算是系统的士卒,王胜也一视同仁的进行了分田,每个士卒按照战功和职务都分到了十到三十亩左右的田地。
这些田地可不是以前卫所那种公田,而是纯粹的私田,士卒战死以后也能让家人继承的。
同时这段日子王胜还在加快扩军速度,清理了寄生虫,王胜手上直接掌握的资源便更多了,就不用像在两河县时那样小家子气,只募两三千兵了。
新募士兵不仅能吃饱饭,还可以提前领一个月餉作为安家费,入伍就能分得五亩土地,这么优厚的条件让隱州百姓相当积极,短短二十天就募得了新兵三万余人。
这还是挑选比较严格的情况,否则数量会更多,王胜的目標是在隱州之地逐渐扩军到十万之数。
目前隱州两府之地六百多万人口,以以往大虞的管理和收税能力来看,肯定养不了十万大军,但在在官绅一体纳粮和分田的新政变革之下,养起十万大军还是没问题的。
等赤河府的清田工作做完,再回头做五雄府的,两府十县的知府和县令等官员也要更换一批,把这次在清田分田中做的好的文吏安排上去,培养出自己的文官体系来。
像原本两河县的郑信郑县令,一直跟著王胜做事儿,马上就准备准备去出任五雄的知府,把文吏们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