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午夜尖叫试镜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大卫?芬奇,那个以《七宗罪》闻名的导演,会在几个月后开始筹备这部电影,为了拿到版权费了不少功夫。

“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

林舟收起杂誌,將菸蒂摁灭在路边的垃圾桶里,转身朝公交站走去。

他需要先解决眼前的生计问题——那个《午夜尖叫》的试镜,然后才能考虑更长远的计划。

梅尔罗斯大道上的旧仓库改造的试镜场

仓库巨大而空旷,墙壁是裸露的红砖,地上铺著灰色的水泥地,角落里堆著些废弃的道具。

二十多个年轻男人挤在等候区,有的坐在摺叠椅上,有的靠在墙上。

有人对著隨身携带的小镜子练习惊恐表情,眉头皱得像个疙瘩,眼睛瞪得溜圆;

有人在反覆背诵台词,嘴里念念有词,手指还配合著做动作;

还有人聚在一起抽菸,低声討论著什么,眼神不时瞟向试镜房间的方向。

角落里,一个金髮女孩正背对著人群偷偷抹眼泪,肩膀一抽一抽的。

她穿著件粉色连衣裙,裙摆上沾了点灰尘,看起来刚从试镜房间里出来。

林舟猜测她可能是被导演骂了,或者试镜失败了。

在好莱坞,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林舟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站著,拿出那份试镜通知单,又看了一遍。

《午夜尖叫》,导演拉瑞?斯特恩,製片人不详,预算看起来不会太高。

角色是个叫“杰森”的年轻男人,在电影里是女主角的男友,大概在影片中段被杀手砍掉脑袋,属於典型的“炮灰”角色。

“下一位!里昂?唐纳森!”

一个穿著黑色t恤、戴著棒球帽的场务探出头来喊道。

林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t恤的领口,朝试镜房间走去。

路过那个哭泣的金髮女孩时,他脚步顿了顿,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什么。

在这个圈子里,同情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试镜房间是用隔板隔出来的小空间,里面亮著几盏大功率的照明灯,光线刺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长桌后坐著三个人:

中间是导演拉瑞?斯特恩,禿顶,留著山羊鬍,鬍子和手指都焦黄,显然是个老烟枪;

左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著灰色西装,头髮梳得一丝不苟,正不耐烦地看著手腕上的表,大概是製片人;

右边是个年轻女人,戴著黑框眼镜,穿著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手里拿著个笔记本,可能是编剧或者助理。

“你的简歷?”

製片人模样的男人开口问道,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

林舟递上空荡荡的文件夹

——原主连简歷都懒得更新,里面只有几张列印模糊的照片和一份写著寥寥几个角色的履歷表,

大多是“派对宾客”“路人甲”之类的龙套角色。

拉瑞?斯特恩拿起文件夹,隨便翻了翻,嗤笑一声:

“马汀?科尔的『宝贝?简歷乾净得像张白纸。”

他把文件夹扔回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他推过来一页纸,“第三场戏,你发现女友的头在冰箱里。三十秒准备。”

林舟拿起那张纸,快速扫了一遍。剧本写得相当粗糙:

“杰森打开冰箱,看到女友的头,惊恐地尖叫,痛哭流涕,然后呕吐,最后被杀手从背后偷袭,砍下脑袋。”

这种演法在90年代的b级恐怖片里泛滥成灾,夸张、脸谱化,只追求视觉刺激,毫无演技可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