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音乐发展歷史(第1页)
星期六李星文不用上课、也不用上班。
今天本来没啥特別安排,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待会儿,就去了学校图书馆。
帝都艺术学院图书馆占地1000多平方,有三层,包含了古今外所有关於艺术类方面的书籍!
李星文现在从事音乐行业,就去了音乐书籍方面区域。
来到该区域,就能看到墙上掛著各种乐器的照片,从古老的编钟到现代的电吉他,从传统的二胡到西洋的小提琴,每一张照片都像是在诉说著一段音乐的故事。
地上铺著柔软的地毯,踩上去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整个空间特別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和轻柔的音乐声。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音乐书籍,从音乐理论到乐器演奏,从音乐歷史到作曲家传记,应有尽有。
李星文挑了一本厚厚的书,名字叫《音乐发展的歷史》。这书看起来挺有年头的,封面上有点磨损,但里面的文字却很有魅力。
李星文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正好洒在书上,感觉特別舒服。李星文翻开了书,就开始了他的音乐歷史探索之旅啦。
这本书一开头就讲了音乐的起源。
说实话,李星文以前还真没想过音乐是从哪儿来的。
书上说,最早的音乐可能是人类在劳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比如,大家在搬运重物的时候,会一起喊號子,那种有节奏的声音,说不定就是最早的音乐形式呢。
李星文一边看,一边想像著古代的人们围著篝火,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嗷嗷叫。。。。。。”的场景,感觉特別有意思。
接著,书里讲到了古代音乐,书中描述了古希腊的音乐。
古希腊人特別聪明,他们不仅会唱歌跳舞,还研究出了好多音乐理论。比如,他们把音阶分得很细,还研究了和声。
以前学吉他的时候,老师讲过和弦,那时候还不太懂为啥要这么组合音符,看完这本书,好像有点明白了。原来,这些和弦的原理,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有人研究过了。
然后,书里又讲到了中世纪的音乐。这个时期好像有点压抑,因为那时候教会管得特別严,音乐大多是为宗教服务的。不过,也有一些勇敢的音乐家开始尝试新的东西。比如,格里高利圣咏,那种声音特別空灵,听著让人心里特別平静。想像著在古老的教堂里,唱诗班唱著这种圣咏,那种氛围肯定特別神圣。
说到文艺復兴时期的音乐,那可真是太精彩了。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音乐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作曲家们开始大胆地尝试新的和声、新的旋律。作曲家们用音乐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人听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再往后,就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这个时期,音乐变得特別精致、优雅。那节奏轻快又活泼,每次听都让人忍不住跟著哼唱。这个时期的音乐就像生命一样特別有力量。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就更丰富多彩了。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特別注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听了之后心里特別柔软,旋律优美,充满了童话色彩。
到了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就更像是一场革命了。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各种风格的音乐层出不穷。
爵士乐的起源特別有意思,它是在美国的黑人社区里诞生的。那些黑人奴隶们在劳动的时候,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慢慢地就形成了独特的爵士乐风格。爵士乐的节奏特別灵活,即兴演奏是它的灵魂。你可以想像著在那些昏暗的小酒吧里,爵士乐队演奏著欢快的乐曲,人们跟著节奏摇摆,那种氛围肯定特別热烈。
摇滚乐就更厉害了,它像一股旋风一样席捲了整个世界。从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到披头士乐队,再到滚石乐队,这些摇滚巨星们用他们的音乐改变了整个世界。摇滚乐的节奏强烈,歌词直白,特別能表达年轻人的叛逆和热情。想像著在那些大型的摇滚演唱会上,成千上万的观眾跟著乐队一起吶喊,那种场面真是太震撼了。
流行音乐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流行歌曲。这些流行歌手们用他们的音乐影响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流行音乐的风格多种多样,有抒情的、有欢快的、有动感的,能满足不同人的喜好。想像著那些歌迷们为了自己喜欢的歌手疯狂打榜、应援,那种热情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李星文看著看著,不知不觉就到了图书馆要关门的时候。他合上书,心里特別感慨。
音乐的歷史真是太悠久、太丰富了。从最早的劳动號子到现在的流行音乐,音乐一直伴隨著人类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文化的传承。
李星文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心里还在回味著书里的內容。我想,音乐真的是人类最美好的发明之一。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把不同的人联繫在一起。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喜欢音乐,就能找到属於自己的那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