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68章

崇祯眼睛里的杀气一闪而。

这不再是简单的应对外患,而是清除内患,一场针对宗室蠹虫的清洗已然箭在弦上。

内奸浮出水面,其位之高,其心之毒,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堂堂宗室亲王,竟与外敌勾结,出卖国运,何其可怖!

崇祯帝这才猛然发现,这场席卷大宋的危机,远比他之前所想的要复杂、要深重。

它不仅是金兵压境的外部攻伐,更是来自内部的糜烂与溃疡。

这东京城,已是外患重重,内里又逢此剧变,宛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内外交困,城中粮草几近耗竭,军心涣散,民心浮动。

崇祯独自面对着眼前这堆烂摊子,坐在龙椅上,身形似有些佝偻。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愁绪。

夜深人静,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像个苦思冥想的程序员,面对着一堆怎么都解决不了的“bug”,焦头烂额。

他曾以为,只要自己勤勉,只要将士用命,便能挽狂澜于既倒。

可此刻,他才看清,这大宋的病症,已深入骨髓,远非一日之功可治愈。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疲惫,但帝王的责任,又逼他不得不打起精神,为这岌岌可危的帝国寻觅一线生机。

最终,崇祯决定派岳飞率部出城。

这一步棋,看似寻常,实则孤注一掷。

出城,一是为了寻觅那急如星火的粮草补给,否则城中数十万军民将不战自溃;

二是为了探查金军的最新动向与虚实,知己知彼,方能有所应对。

若是岳飞能顺手杀几个金兵,那也算是意外之喜,至少能大大振奋一下日渐低迷的军心,给城中带来一丝希望。

这“一箭三雕”的计划,前提是得有人能完成。

崇祯心里清楚,除了岳飞,他现在谁也不敢完全相信,生怕这事儿又“翻车”,重蹈夜袭的覆辙。

面对强大的金人军队,以及眼前这般内忧外患的危局,崇祯从未有过议和投降的想法。

那些所谓的“议和派”,在他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苟延残喘之辈。

一旦退让,便意味着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崇祯仔细分析眼下局势,得出自己的判断:东京城虽粮草匮乏,可金军同样面临补给难题。

这十几万大军长途奔袭而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而且金军的后勤补给线绵延千里,途中危险重重,不仅有风雪严寒,更有沿途宋军的零星袭扰。

最为关键的是,四面八方仍有勤王的宋军源源不断地赶来,虽远未能抵达,却也是悬在金军头顶的利剑。

崇祯冷峻地判断,此刻双方都在比拼耐力,看谁能坚持更久!谁的意志更坚定!谁能笑到最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