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页)
第12章
第一步:扮猪吃老虎,稳住基本盘。
崇祯刚上台,对魏忠贤十分客气,各种赏赐、各种安抚,表现得像一个完全不懂政治、离了魏公公就活不下去的乖宝宝。
这一招,成功麻痹了魏忠贤,让他觉得这个新皇帝,不过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傀儡。
第二步:借刀杀人,发动舆论战。
在稳住魏忠贤的同时,他暗中给被打压多年的东林党人松了绑,鼓励他们上奏章,弹劾魏忠贤。
东林党这帮读书人,别的本事可能不大,但当“喷子”的战斗力绝对是顶级的。
他们积攒了多年的怨气,此刻化作一篇篇战斗檄文,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把魏忠贤集团搞得声名狼藉。
第三步:釜底抽薪,精准“拆塔”。
等舆论造势差不多了,崇祯开始了他手术刀般的精准操作。
他先是找了个由头,把魏忠贤的头号马仔、兵部尚书崔呈秀给免了,这相当于砍掉了魏忠贤的“军权”。
紧接着,又借着弹劾的东风,把魏忠贤安插在司礼监、东厂这些核心要害部门的心腹太监,一个个调离岗位。
这几招下来,魏忠贤这头猛虎,爪牙被拔,手脚被断,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第四步:温水煮青蛙,收官绝杀。
最后,崇祯并没有直接杀了魏忠贤,那样做动静太大。
他只是下了一道旨意,让魏忠贤去凤阳“看守祖陵”。
这是一种极具侮辱性的政治流放。
魏忠贤在路上,越想越怕,知道自己被清算是迟早的事,最终在绝望中选择了自尽。
至此,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阉党,在短短几个月内,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轻松团灭!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高端玩家的精彩操作,才刚刚开始。
干掉了阉党,之前被当成“工具人”的东林党,觉得自己迎来了春天,开始在朝堂上指点江山。
崇祯哪里容得下他们?
于是,他反手就打出了“制衡牌”,刻意提拔温体仁、周延儒这些非东林党派系的官员,让他们去跟东林党打擂台,制造文官集团的内耗。
尤其是首辅温体仁,被崇祯当成狗,专门用来咬东林党的大佬。
东林党魁首钱谦益就是被他咬下来的,投进牢狱。
最终,崇祯通过一系列明升暗降的职务调整,将钱谦益这些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全都打发到南京当闲官“养老”去了。
可以说,终崇祯一朝,中枢内阁,六部中东林党人寥寥无几,完全翻不出浪花来。
(东林党祸乱朝纲,是南明时期的事,也正因崇祯的打压,让南京成为东林党官员的主要聚集地,对南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年仅十几岁的崇祯,就将阉党和东林党玩弄于股掌之中,从毫无根基的帝国继任者,用了不到三年便彻底掌握大明王朝。
此后无论是杀总兵,还是总督、首辅,只一道旨意的事。
后世那些说崇祯是政治小白被东林党忽悠瘸了等言论,完全是史盲,不懂明末政治!
老朱家的皇帝人均政治怪物,到了一定年龄血脉自动觉醒,智商强的可怕,玩弄权术手到擒来,哪怕是正德、天启那种乐子皇帝,登基后也能轻松执掌大权。
崇祯也是无师自通,最擅长的就是通过派系制衡、职务调整将反对自己的大臣边缘化,本质是强化君主集权的手段。
启用秦桧为御史中丞,这枚看似污秽、实则锋利的棋子,不过是他将自己早已炉火纯青的权谋手段,在这大宋的新棋盘上,再演练一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