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想到这,萧衍吐出口气,手指轻轻一抬,茶碗就已经送到了手中。

“告诉春盈,天贶节快到了,府里也应备上些时应祭祀用物,东宫有些御赐的檀香,叫她来东宫拿便是。”

小侍一思量,已在心中有所道理,只是这位姚家大小姐这般频繁出入东宫,怕是不日就会传到圣上耳里,倒时,圣上是喜是怒还未可知……

车架慢慢驶向宫里,至此日之后小暑便至,很快到了崔将军抵达术忽传回信笺的好日子。

八月盛暑时节,京中传来密信,术忽同周边诸国纷争再起,大盛使臣从中调停未果,术忽三请护送卫军参战,崔将军一概否决,并打算于九月启程回京。

彼时勤政殿,端坐龙椅上的皇帝将信笺丢在桌上,抬手将立于长案对面的寿王召至跟前。

“你看看!术忽国王多次好言相劝,咱们这个崔将军就是不为所动,连那边送了多少金银美女也记在回信上,生怕朕治他个贪污享乐之罪!”

寿王拿过密信简单扫过两眼,躬身回道。

“崔将军不卑不亢,珠宝女色皆不可动摇忠臣之心,这是我大盛朝野之幸!百姓之幸!”

老皇帝听他念及忠臣,腰背有些酸疼也就靠着龙椅滑下几分,颇有些慵懒之态,抵着眉心问他。

“这么说,你也和越尚书一样,觉得我朝不应掺和术伊之乱?”

寿王闻此,背在身后的掌心紧攥又合拢,只微微耽误两息便回道。

“卷入战争非我朝愿为,自上回迎战高句丽收归疆土,大盛已有近二十年不曾有过战争,诸部蛮夷皆以我朝马首是瞻,是以百年以来未尝一败。”

“请父皇容儿臣斗胆直言!今朝我朝在外名大于实,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若真以一敌众,哪怕天兵不败,征途拖延日久,恐生猜疑!倒时诸部若有异心,岂不是因小失大?”

他说完一连串的谏言,深知他这个皇帝父亲是什么脾性,躬着身子默默等待着,等他雷霆大怒降下罪来。

皇帝年老昏聩,宠信外族人这事就可以窥见一二,近些年来愈发性子暴躁,连身边伺候的老太监也能因一点小事拖出去杖毙,其人心狠,窥之惊心。

萧恒早有准备,不如他意的必将在他这里受罚,更不要说他揭穿如今民生难堪的事实。

但等了许久,皇帝依然迟迟不见发怒的征兆,萧恒微微抬眼瞧过去,却见父皇像是被窗外锦簇的牡丹花团引去了注意,直直的盯着那白瓣重莲盯了好久,仍回不过神的对他说。

“你这话……有人对朕说过,只可惜当时朕太过年轻,即便明白也不想承认。”

他说着,眼在那花丛间飘来荡去的扫过许久,像是在找什么故人的影子,只可惜游荡再久,想见的人也不可能出现在眼前。

他怅然若失的收回视线,抬眼瞧见近在咫尺的儿子。

这么多儿子里,太子的言行最像他,小儿子萧焕最像他样貌,偏偏老三,哪都不像他,像是兄弟中的异类。

但其实原因在他这些年不曾亲近这个三儿子,如今同他日处渐久,愈能发现阿恒身上这股子执拗劲跟他年轻时一模一样,简直就像看着往昔的自己。

老皇帝思及这份相似,被他言语提起的气性也就慢慢消散了。

这么多年的迷沉,他恍然清醒一刻,才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更是少有能在他面前不娇柔粉饰的了。

他抬手将寿王唤到身边,扶着他的胳膊站了起来。

屋里的焚香愈发重了,他好似没闻见这股浓郁到窒息的香气,缓缓道。

“太子性子骄纵又不容人,你在外头走的每一步都要小心些!不要触怒了你皇兄。你俩虽是兄弟,但皇家无父子,更何谈兄弟之情,勿要伤了己身,麻烦朕给你们兄弟断案!”

寿王自然答是,他谦逊的躬垂着腰身,两手扶着父皇在殿中行走。

老皇帝近些年身子骨越来越差,坐不了多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

他一边陪着皇帝在宽广的室内来回行走,为他松松腿骨,一边谨慎恭敬的回道。

“儿子不会叫父皇操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