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崇祯八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骨巴得对此也郁闷。

别看琉球国小,但是土地利用率比较高,这里良田也很多,还能够出海捕鱼,所以人口比较多。

有三十万左右!

要不然也养不起那么多兵马。

只是,琉球国其实也没什么钱。

毕竟国土面积太小,还要养这么多的军队,

没办法,骨巴得只好给琉球国王上书,希望琉球国王能够拿个主意出来。

对于承平已久的琉球国来说,他们当然希望花钱买平安。

陈嗣业也没有多要,一百万两!

这已经是底线了,但骨巴得明确表示,没有。

果然,好抢的地方都穷。

上次去朝鲜,就亏了。

只当是练兵,但这次可不能再亏了。

琉球国王最终给了十万两,其中一半还是用宝石作价。

而且,还抓了三万明人给陈嗣业。

那些明人以为死定了,可能被抓去吃肉,但他们没想到,陈嗣业带他们回到索伦城,安排他们去了作坊做工。

没办法,黑土地必须种,一点都不能浪费,作坊找不到人,那就抓人来做工。

陈嗣业并没有难为他们,做工赚的钱都归他们,就是为了帮助那些作坊解决缺人的问题。

回到家,陈嗣业分了一袋宝石。

崇祯八年,进入倒计时。

寒冬,陈嗣业没有进行任何军事活动。

但是,崇祯八年,大清和大明却不安生。

自天启六年,“王二”起义,到崇祯元年,王家胤,王大梁,高迎祥起义。

明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当时他们的策略是剿抚并用,但是招抚之后又反。

这是因为明王朝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养活他们,甚至连一些欠想的明朝官兵都加入起义军当中,给他们充当主力。

这时候的他们大多都是盲目的,就是为了出一口气,杀官造反。

为什么那些当官的当地主的朱门酒肉臭,而他们就要路有冻死骨?

总之,这个时间段,大明王朝没有对他们形成足够的重视,他们还是把大清当成是最主要的敌人。

直到崇祯三年,李自成加入高迎祥部,张献忠起义造反。

农民军起义的声势突然浩大了起来,甚至达到了二十余万人。

这时候,洪承畴接替了杨鹤的位置,改变了之前的战略方针。

他以剿为主,先剿后抚。

崇祯四年到崇祯六年,面对明军的主力,农民起义军已经开始联合了。

否则的话,会被明军主力逐个击破。

虽然他们联合了,但还不是明军主力的对手,被杀了大半,才转到明军力量相对较薄弱的地方进行游击战。

崇祯七年,陈奇瑜当上三边总督,想用四面合击之法,将农民起义军围杀。

结果起义军大部分流窜到了汉中,只剩下李自成带着一部分人马在陕西作战。

可以说,陈奇瑜白白浪费了钱粮,他也被革职下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