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是玫瑰是杂草(第1页)
第64章不是玫瑰,是杂草
相较于“不如意十之八九”,“喜忧参半”可算得上是幸运的人生了。
回首过去一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冯芸感到最庆幸的是,母亲的手术十分成功,恢复得也快。哥哥发来的照片里,她的面色红润了不少,原本凹陷的脸颊渐渐饱满起来。
然而,好运似乎全去了母亲那里。冯芸的女儿没能如愿被私立学校录取。
她提前两年排队占位,才为雨萱赢得了面试名额。那时她是金融企业中层管理者,杨砾是知名院校教师,两人的工作都算体面。中产家庭背景为雨萱贡献了一份勉强及格的申请文书。
面试老师针对雨萱的个人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提出了问题,冯芸事先做足了功课,所以对答如流。
老师对她的回答很满意,但是在得知她当前的职业和婚姻状况后,笑容戛然而止。
后来,雨萱被公立普校玉中路小学录取了。
冯芸以前每天下班从校门口路过,却从未想过去了解它。它太不起眼,连个像样的操场也没有,甚至还没雨萱目前就读的幼儿园面积大。
想到女儿即将去一所“渣小”上学,冯芸甚是失落。
当初买房的时候,她虽尚未结婚,但是已有三年售楼经验,深谙一套房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买她家小区房子的人,多半看中的是学区价值。学区内一所特级示范幼儿园、一所知名私立学校、一所可以直升市级重点初中的小学,足以让房价高企不下。
正是瞄准了学区价值,她才果断出手交了首付。
谁料人算不如天算,三样好处,冯芸只占到了幼儿园。雨萱“幼升小”竟然败在她的失业和离婚上。
面试的目的果然不是考察孩子,而是家长。
不过话说回来,私立学校放弃她这样的家庭并非没有道理。
且不谈高昂的学费、杂费和研学费,学校举办活动需要赞助和支持时,资源丰富、财力殷实的家庭势必更有用处。
以她家目前的状况,雨萱如果真去了私立学校,也会因攀比而面临重重压力。
这么一想,她又觉得公立“渣小”并非一无是处。
今天是本学期心理系的旁听课程的最后一节。下课后,谭铭之提议去湖边走走,冯芸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二人手拉着手来到湖边漫步,宛如一对校园情侣。走累了就歇歇,歇好了再走。
他们羡慕年轻学生,有大把的时间谈情说爱,可以不顾一切地全情投入。
对中年人而言,谈恋爱是一件奢侈的事。他们既没有太多闲暇时光,也做不到心无旁骛,生活的纷扰无时无刻不在,约会都得见缝插针。
湖光塔影下,绿头鸭夫妇带着三只小鸭子嬉戏、觅食,引来过往行人驻足围观拍照。冯芸和谭铭之从人群中抽身而退,来到湖边树荫下的长椅上相拥而坐。
“在想什么?还在为雨萱‘幼升小’的事烦心吗?”
“已成定局,心烦也没用。”
“我家学区也不错,对口师大附小。要不要把雨萱户口转到我这里,再给她办转学?”
“户口说转就能转的吗?”
“可以。。。。。。跟着你一起转过来。”谭铭之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