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母亲病重(第2页)
行李箱的滚轮与凹凸不平的地面磕碰,发出“哒哒,哒哒”的声响,仿佛在催促她的步伐。
空气潮湿得令人憋闷,冯芸敲门前解开了外套的扣子,努力使呼吸变得平稳一些。
她刚举起手,门开了。一个油头粉面,穿着灰色劣质西装的瘦小男子站在面前。
“你找哪个?”他警惕地问,一双小眼上下打量,目光犀利,活像只护食的老鼠。
“我回家。”冯芸答道,又问,“你是哪个?”
“哎呦,误会了,你是李老师的女儿吧?我还以为是同行呢。”男子挤出一脸猥琐的笑,侧身让路,“请进,请进。”
“李老师,我走了哈。”他转头对屋子里喊道。
无人回应。男人灰溜溜地告辞了。
父亲的小菜园杂草丛生。往年这个时候,辣椒、茄子和西红柿的秧苗早就整整齐齐排起了方阵。今年为何不见踪影?
厨房里飘出浓郁的中药气味,父亲蜷坐在小板凳上,望着炉灶上的药罐子发呆。
“爸。”冯芸站在门口喊道,声若蚊蝇,还不及雨滴落到遮阳板上砸出的动静。
父亲没有听见。他站起身,揭开药罐盖子,拿一根筷子搅了搅药汤,确认没有糊锅,又盖上,调小了火势继续熬煮。
坐回到小板凳上,他很快又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了。
“喊你熬个药,这半天都没熬好吗?”
身后传来母亲的说话声,熟悉的音调,打折的气势。
冯芸缓缓转过身,看见母亲披着厚厚的外套、撑着雨伞穿过前院,向厨房走来。
许是雨天路滑,母亲不像从前那般健步如飞。走到近处,她也看见了冯芸。母女俩四目相对,不约而同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是她吗?冯芸心头一紧。
眼前的母亲,肉眼可见地消瘦了,憔悴了。她面色发黑,眼眶和脸颊凹陷下去,新生出的褶皱将原本严厉的面容拉扯成一副苦相。
冯芸只听哥哥说母亲身体不太好,没想到竟这么严重。
“你啷个回了呢?有事吗?”母亲率先打破沉默,语气生硬到像是要赶她走。
“芸儿,你回来了?”父亲喜出望外。
“你才看到吗?站门口半天了。家里要是进了飞贼,你也发现不了吧?”母亲的嘴皮子一如既往地不饶人,丝毫不受病痛影响。
父亲看上去有一肚子话要向冯芸倾诉,母亲却收起手上的伞往他怀里一塞:“莫管中药了,我自己熬。你快去接千里放学。”
“放学不是还早吗?”父亲问。
“下雨天路上不好走,早些去接。你哪来这么多问题?”母亲翻了个白眼。
“你先去吧,我来看着药罐子。”冯芸对父亲说。
父亲点了点头,拿着伞出门了。
药熬好了。冯芸将药篦子搁在碗上,端起药罐缓缓倾倒。药汤在药罐下方形成一道短而平滑的弧线,少许药渣留在篦子上,清亮的药汤流入碗中,一滴也没有撒落。
熟练操作完一整套动作,她觉得自己仿佛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
从六岁开始,母亲便教她给哥哥熬药,多年经验积累,她早已是行家里手了。
“你得了什么病?”她把药碗递给母亲。
“鹏程喊你回来的吧?”母亲忽略了她的提问,强制性切换了话题。
“是,他只说你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