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月嫂闯祸(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结婚七年来,临近离婚时他才第一次被推到前线,体验一把身为顶梁柱的感觉。从前,凡事都是冯芸冲在最前面。

杨砾提出让月嫂和家政公司共同承担责任。

眼见雇主要求赔偿,还可能打官司,肖月嫂矢口否认自己带宝宝的时候玩手机,改口说每天工作量太大导致身体疲劳,所以才犯困打盹,不慎摔伤孩子。

由于家中没有监控,双方所言都只能算作“一面之词”。

家政公司把锅甩给月嫂,只肯象征性地赔偿两百元医药费,退还中介费和未完成的家政服务费。

月嫂见公司不给自己撑腰,装起可怜来,说自己考月嫂证的四千多块钱还没赚回来,反而要倒贴一笔赔偿,上哪儿去凑这些钱?

“你不是有经验的高级月嫂吗?每个月上万收入,怎么连四千多块钱也没赚回来?”冯芸问道。她想起月嫂在照顾宝宝时种种不够专业的操作,更加怀疑她的工作经验有假。

“我看你不像是有经验的,不会连月嫂证都是买的吧?”婆婆发出疑问。

“绝对不是,我考试了。”肖月嫂忙否认道。

“考试?学一个星期,发给你一张纸,背下来就能考过。想拿证的话,交四千五百块钱,上户就是中级月嫂,干完一户变成高级月嫂,干完两户变成金牌月嫂,反正有公司帮你吹牛,谁都是‘经验丰富’。你们一块儿骗雇主下单,收到钱后大家三七分账。这样的钱,你们挣得安心吗?”

婆婆的声讨像强悍的机关枪,一发发子弹直击肖月嫂的伪装,打得她原形毕露,无地自容。

她只得承认,自己去年拿到月嫂证后一直没能顺利上户,连续两次被中途辞退。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又来燕京碰碰运气。

在家政公司的包装下,她摇身一变成为高级月嫂,身价翻倍。冯芸家是她接到的第一笔订单。

“看,我没猜错吧?”真相大白,婆婆心头畅快了不少。

“妈,您怎么知道这些底细?”杨砾问。

冯芸也纳闷:婆婆是去做卧底了吗?竟然对内幕了如指掌。

“哎,不瞒着你们了。我也在家政公司干着呢,接了两户人家的单,都是小时工。每天不在家的时候,就是去那两家干活了。”

“什么?妈,您……”杨砾脑子里浮现出母亲操劳的身影。

他永远不会忘记读大学期间,母亲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给别人家当小时工,换来八块、十块……一点点攒着,连同她那微薄的工资,最后都变成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

“妈……您干嘛要这么辛苦?”冯芸原以为婆婆每天下午出门是为了补觉,这下终于明白她的手伤为何会又复发了。

“刚来燕京时,住了两天旅馆,钱袋子受不了,太贵了。我出门溜达,见家政公司招人,还包住宿,就拎着行李去了。交三百块钱管理费,有个住处,还介绍工作,挺划算的。”婆婆娓娓道来。

冯芸一边听,一边脑补着画面。她不禁问自己:画面中的婆婆以及眼前的婆婆,和两个月前那个撒泼打滚、整日惹是生非的婆婆,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恶婆婆的形象在她脑海中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明能干、自食其力、勤劳坚韧的伟大母亲形象。

“家政公司的老师天天劝我考月嫂证,说是免费培训。我就跟着她们上课,说不定带孙子时能用得上呢。学完后我没考证。又不打算当月嫂,花那冤枉钱干嘛?后来我接了小时工的活儿,周末不休,算算一个月也能挣五千呢。我一辈子都没拿过这么高的工资。”

“是退休金不够用吗?”杨砾问。

“也不是,我这人闲不住。不瞒你说,我在老家也做着兼职。趁着还能动,挣多少是多少。总得给孙子孙女留下些什么,虽然不多,也是做奶奶的一份心意。小芸给我的那些红包,我都攒着呢,留给雨萱和宇晨。”

“妈……”冯芸的声音哽咽了。

她终于理解了婆婆,也理解了所有传统的中国式母亲:一辈子燃烧自己,只为子孙活着。

她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只不过对象仅限于哥哥。

作为女人,冯芸并不赞成这样的活法,但作为雨萱和宇晨的妈妈,她感谢婆婆对他们的付出。

婆婆说,要是不嫌弃,等肖月嫂下户后,就别再找新的月嫂了,自己完全可以胜任接下来的工作。如果冯芸同意,她就把家政的工作辞掉,专心带孙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冯芸哪里还能拒绝?她也不想拒绝。婆婆就像一座宝藏,总能给她惊喜。老公可以不要,但婆婆一定得留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