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卖房救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63章卖房救母

李淑兰终于同意去省城看病,但是她有个要求:别卖鹏程的房子,卖掉老宅。

她说以后搬到鹏程家住。一辈子没住过高档小区,没想到人到晚年,享上儿子的福了。鹏程自然是愿意接母亲来家里住,但一想到老宅将被卖掉,心中难免惆怅。

“哥,你也舍不得咱们从小长大的地方吧?”冯芸问道。

“舍不得,但是没办法,救老妈的命更重要。”

老宅被挂到中介,标明“急售”。房产经纪人建议,若想尽快出手,打“骨折”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觉得标价多少合适?”冯芸问。

“这个数。”他比了个手势。

“四十万?太少了。老妈肯定会说不如抵给高利贷。”鹏程眉头紧锁,“再说了,还不知道给妈治病要花多少钱。。。。。。”

“你们不是‘急售’吗?拿出点诚意嘛。”

“先标四十五万试试吧。”冯芸拍了板。

兄妹二人商量先把一部分值钱的东西搬到江南乐府的家。

李淑兰说:“尽是些锅碗瓢盆、破铜烂铁的,不要拉到高档小区里丢人现眼了。以后也用不着,干脆扔掉,把千里书房里的家具和书搬过去就行。”

两人一起来到二楼冯千里的书房,也是冯芸曾经的卧室。

旧时家具一件没留,屋子里被专为千里置办的环保儿童书柜、学习桌、学习椅,还有路灯式护眼灯占据。

北面墙上贴满了字迹模糊、点缀着霉斑的奖状,抬头处依稀能看到冯芸的名字。这些都是她读书时的辉煌“战绩”。

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绘画比赛特等奖、书法之星。。。。。。冯芸目光扫过,字迹追随着她的视线逐个清晰起来,而后又模糊下去。

它们之所以能避免被遗弃的命运,也许是因为父亲的极力阻挠。他素来引以为傲,即便到了现在,也常常专程来房间里欣赏和缅怀一番。

当然,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母亲想以此激励冯千里。她一番苦心的成效体现在了南面的墙上。

冯千里的奖状占据了半壁江山,每一张都细致地塑封装裱。

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科技大赛一等奖、编程小能手。。。。。。这些称号不遗余力地证明着他是个优秀的孩子,更准确地说,是个优秀的男孩子。

他是母亲最得意的作品,也是她对冯家做出的最大贡献。

老宅的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平淡冗长却令人回味。

母亲嘴上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冯芸知道,她内心一定也舍不得这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地方。

冯家老宅承载了三代人的记忆。母亲是这份记忆里最浓重的底色,她的强势、她的偏心,滋生出如蔓藤般纵横缠绕的亲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然而,在杂**错的蔓藤间,亦点缀着不起眼的花朵。它们是不可多得的温情瞬间,大都聚焦在哥哥和千里身上。

“哥,我有个想法,跟你商量一下。”

冯芸在老家的行程只剩下两天。雨萱“幼升小”报名在即,她必须在那之前赶回燕京。

她按照谭铭之给的电话联系上了省城肿瘤医院的专家,约好次日一早去医院诊室找她加号。

鹏程向齐乐请了几天假,和冯芸一起陪李淑兰去省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