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前夫哥崩溃(第2页)
“条件没谈好吧?是不是想保研?”
“喂!到底跳不跳啊?”
…………
风凉话一句接一句,刺耳,聒噪。
冯芸走到为首的几只“冷血动物”面前,正色道:
“你们认识她吗?了解她吗?诽谤他人和鼓动自杀要负法律责任的。身为大学生,就算不想做善良的人,请也别放任自己成为法盲。如果无法共情他人,那么闭嘴也是善良。”
嚼舌根的和瞎起哄的人都不说话了,见警察也走了过来,他们识趣地离开了现场。
院长的手机响了,他火速接起,朝几位主任勾勾手掌,他们麻溜儿地凑了过来。
“什么?你堂堂教务主任发话了也不管用?她到底要什么,就没一个人能问清楚吗?……处分杨老师?……她真提了这要求?”院长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目光停在不远处的常务副院长身上,“好,我派常务副院长上去谈。”
说罢,他走到常务副院长身边耳语了几句。对方面露难色,极不情愿地领了命。听警察交代了几点注意事项后,她迈着沉重的步履,走进了教学楼。
“院长,能让我试着和学生沟通一下吗?”谭铭之自告奋勇,“我认识她。大一的时候,我是她的班导师。这孩子考进来的时候是‘市状元’,后来因为抑郁症而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障碍,无法正常学习。”
“抑郁症?这么严重?……完了,完了,不好办了。”院长眉头微蹙,看向几位主任,又看看谭铭之,“她要是真跳了,咱们学院还不得‘名声大噪’?”
院长的话令谭铭之感到不适——面对人命关天的大事,他的关注点却只落在“名声”上。
曾经在他眼里,院长是个老练持重的人,没想到他沉稳特质的背后,竟只有利益的权衡。
手机再次响起,院长重重地点了屏幕上的接听键。常务副院长嗓门扯得老高,发出一阵阵尖锐的“爆鸣”,即便不用扬声器,周围的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不好了,杨老师也要跟着跳。我根本没说要处分他,只是答应学生严肃调查。谁能想到他突然就激动了。哎哟——院长啊,您安排的任务要把我坑死了!”
向来说话滴水不漏的她,此刻也顾不得面子和情商了,小妇人般一个劲儿怪罪院长。
冯芸抬头望向楼顶,与学生隔着五米开外的地方,熟悉的身影跨坐在栏杆上。她的心脏猛地收缩一下,接着狂跳不止,脸上失去了血色。
“杨砾。。。。。。别做傻事。”她心中默念。
谭铭之察觉到冯芸的反应,轻轻握住她冰冷的手。
“这个杨老师!还嫌不够乱吗?”院长颇为恼怒,“小谭,你找的心理医生呢?怎么还没到?”
“路上出了点事故,正往学校赶呢。”
“我们的谈判专家也在路上了。一会儿谁先到了谁先上去。但在这之前,咱们必须稳住楼顶的两位。”警察道。
院长指指谭铭之,对警察说:“让他上去吧,把常务副院长换下来。谭老师比较了解那学生的情况。”
警察认为这个提议靠谱。
“等等,我也去。”冯芸道。
“这位是……?”警察问。
“。。。。。。杨砾的前妻。我有把握劝住他。”
警察与院长对视一眼,同意了冯芸的请求。
谭铭之和冯芸来到天台。女生一眼认出了他。
她哭喊着:“谭老师……我的病治不好了。。。。。。。我听不懂课、看不懂书,我没有前途,我是个废人——”
女孩的哭诉令谭铭之揪心。他想起三年前带着她去燕京六院看抑郁门诊的情景。她哭得和现在一样伤心,近乎崩溃地向医生诉说高考后那段难捱的时光。
成绩一直很好的她,在距离高考只剩三个月的时候变得容易疲惫,无法坚持长时间学习。父母不仅不许她休息,反而为了保证排名领先,逼她服用“专注达”——一种治疗多动症的精神类处方药。
在药物的强力作用下,她的学习效率恢复了,终于不负众望,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那一年的“市状元”。
然而,她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药物戒断反应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睡眠障碍、心悸、厌食、易怒……像鬼魅一样缠上了身。
父母仍陶醉在“状元”家长的荣耀感中,只觉得她矫情。他们坚定地认为,服用“专注达”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吃三个月药,换高考多得几十分,进而一生的坦途,怎么算都是值当的。
这样的状态自高考后一直持续到入学军训结束。谭铭之发现异常后立即送她就医,医生诊断她为中度抑郁症,给她开了一些处方药。
服药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但出现了反应迟钝的副作用。父母无法接受女儿变“傻”的现实,偷偷让她停药。病情严重后,她又不得不再次服药。就这样反反复复,她的状态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这次不及格的课程已是第二次重修,不巧赶上杨砾心情不好,大开杀戒,毫不客气地给了她55分。
“废人?我才是废人呢。”杨砾坐在栏杆上苦笑一声,“学校宁可舍弃我,也要给你撑腰。哼,老师算什么?猪狗不如!既然这样,我还活着干嘛?先跳为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