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金融圈里的草根(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刚从专科学校毕业那会儿,我一头栽进了台北的金融圈。

说真的,这行就像一锅永远滚烫的麻辣火锅,表面看着热闹红火,可真跳进去才知道,烫得人直咧嘴。

我干的是外汇黄金投资经纪人,说白了,就是拉客户、帮人炒黄金外汇,靠交易抽成混口饭吃。

公司给我安排的座位在角落,对着电脑萤幕上花花绿绿的K线图,看得我眼睛都快变斗鸡眼了。

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别人看着像心电图,在我这儿却是能变现的“藏宝图”。

要说我吃饭的家伙,还得靠一手“看图猜涨跌”的本事——盯着K线图琢磨走势,预判市场下一步怎么走。

最好用的工具叫黄金分割线,我私下管它叫“市场算命尺”。

就像裁缝量身材,我先在K线图上找出最高波峰和最低波谷,滑鼠轻轻一拉,几条神奇的分割线就蹦出来了。

尤其是0。618这个数字,简直像市场的“刹车键”,价格跌到这儿常会反弹,涨到这儿又容易掉头。

再把重要的高低点连成线,搭配布林线、均线这些指标,就像给市场画了张“导航图”。

“看!这波在0。618这儿反弹了,至少还能再涨一波!”我一边念叨,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劈里啪啦,赶紧下单。

外人看着挺风光,其实背后全是辛酸。

公司每月的业绩指标就像悬在头顶的大刀,压得人喘不过气。

为了拉客户,我在台北街头跑得比外送员还勤快。

大热天,太阳把马路晒得软趴趴,我穿着皱巴巴的廉价西装,皮鞋底都快磨穿了,抱着宣传单见人就推销:“大哥,了解一下外汇黄金投资?稳赚不赔!”这话一天能讲上百遍,嗓子哑得像破锣。

好几次被保全当骗子轰出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连路边烤串的大叔都笑我:“今儿不『卖』黄金啦?”

这行干久了,我发现自己像个耍杂技的。不只要盯着外汇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得随时留意。

每天早上六点半,闹钟一响,我像装了弹簧似的弹起来,抱着手机刷财经新闻。

到了公司,马上开好几个行情软体,把螺纹钢、原油、大豆这些期货价格走势翻来覆去研究。

给客户打电话才是真功夫。

记得有次给做服装生意的王姐推销:“王姐,您看美国刚公布的就业数据不理想,市场肯定避险,黄金铁定要涨!您赶快买点多单!”我这边说得口干舌燥,王姐在电话那头直犹豫:“小卓啊,这靠谱不?我可是拿养老金投资啊……”每次谈成一个客户,比跑马拉松还累。

晚上八点,我挤上捷运。

车厢里人贴人,汗味、香水味、泡面味混在一起,闷得透不过气。

一小时的车程,比上班还折腾。

回到租在汐止的套房,泡面配火腿肠解决晚餐,电脑萤幕又成了我的“深夜食堂”。

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就是复盘当天的交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