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第3页)
里正想起了他妻子说的那些话,试探性地问道,“你现在可找到营生了?家中稻米可还够吃?”
柳树想了想,孵小鸡这事也没什么不能讲的,里正也一直在想办法帮衬着他们家。
“找到了,还是托了伯母的福,侥幸用她送的鸡蛋孵出了小鸡来,现在靠着养鸡勉强过活。”
“养鸡啊——也好,有门手艺总归饿不死,想必你爹娘在下面也能安心了。”
柳树:“伯父要是想买小鸡了,来我们这,我给您算便宜些。”
里正没有继续问他是怎么养的小鸡,这毕竟是人家吃饭的手艺,“好好好。”
柳大牛听说柳树要重新修墙,想过来帮忙。
像修房子这样的事,乡下也没有专门做活的工人,也请不起专门的工匠,都是自己做,还有乡亲们的帮忙。
像柳树这样和村子里不熟的,不知道该找谁帮忙。柳大牛也是从妻子那听说了这回事,主动找上门的。
他上门的时候,柳树正在和泥。
这泥巴是柳树在山上找到的,比种地的泥土要黏不少,感觉干了以后应该够牢固。
没想到柳大牛伸手捻了捻就说这泥不行,“这泥干了以后软了点,你得再掺点别的泥巴,再掺点草杆作筋,这样墙就不容易塌了。”
“你准备把整个墙都修了,还是只修靠山那一面?这点泥少了。”
柳树:“大牛哥,你会修墙?那能不能请你来帮忙,我按做工的价格结给你。”
“什么钱不钱的,村子里谁家起房子不都是大家帮忙的,我家修房子的时候你爹也来帮忙了的。”
“修院墙这种事,包口饭吃就行了。”
主要是柳树把这活想的太复杂了,以为和现代一样,要打地基,要砌砖头,防水油漆一样不落。
这个时候的墙都是黄泥墙,泥巴里面掺和草杆,砌起来以后阴干就成。
柳大牛带着柳树找到了合适的泥巴和草杆,两个人用一天拌料,一天砌墙,两天就把活干完了。
柳树想给柳大牛结工钱,结果他不肯收,推拒到最后还是没拗过柳大牛。
柳树决定多烧点好菜感谢他,还特意跑县城去剁了几块猪骨头。
这个时候的猪肉价贱,卖的比鸡肉便宜多了。但毕竟算是荤腥,也要150文一斤。
柳树去看过了,没煽过的猪一股腥臊味,他家也没有什么香料,买回去也烧不好吃,不如买点骨头回去炖汤。
屠夫看在买过小鸡的面子上,那些碎骨头给他算了三十文。
最后那骨头被柳树熬了三个多小时,煮出来的汤把几个人迷的不行。
汤喝的一干二净,饭菜也吃的一干二净。
至于留下来的骨头渣,第二天还能再炖一回汤,虽然味道淡了不少,但也带着点鲜香味。
最后连喝了三天骨头汤,柳树才舍得把什么味道都没有的骨头拿去做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