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第2页)
他说完,转身离开。
门在身后合上,发出一声闷响,像是切断了他与那个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
魏锋站在门后,深吸了一口气。
他想到了七岁的自己。那个小男孩站在父亲新家门口,害怕得要命。怕要不到钱,怕上不了学,怕被忽视怕被训斥。于是他学会了低头,学会了讨好,学会了主动做一条温顺的狗,他以为这就是生存的法则。
徐安说得对,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不应该再害怕了。
徐安正准备下班,忽然接到魏锋的电话。他语气很平淡,没有任何铺垫:“我在停车场。”
徐安匆匆赶到时,魏锋正靠在车旁。见她来,他拉开车门,抬了抬下巴:“上车。”
昏暗的灯光下,徐安注意到魏锋脸上那片显眼的红痕和颧骨的青紫,有些犹
,么?”
她没有回答。
车厢里又安静下来。沉默像一堵看不见的墙,隔在他们之间。
徐安想开口,但她明白,安慰是廉价的,认同是危险的。一旦把虚假的温情递过去,对方就会当真,以为她愿意共情他的泥沼。可那不是她能承受的。
她没有力气去修补他从童年到现在的裂缝,也没兴趣被卷入他们家族的权力拉扯。
可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升起一些酸涩。因为她隐约察觉到,他想要的并不多,不过是几句不辨真假的宽慰而已。
徐安垂下眼,把这点情绪压了回去。风声裹挟着车速,呼啸而过,像把他们之间残余的温度也一并带走了。
车停在布鲁克林的码头。
“能陪我走走吗?”他问。
布鲁克林的街道比曼哈顿安静很多。昏黄的路灯照着他们的身影,在斑驳的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们并肩走到海湾边。港口的夜风带着海藻的腥气,裹着水汽,吹得衣襟猎猎作响。起重机上的红灯一明一灭,像缓慢眨眼的巨兽。码头尽头有一盏坏了的路灯,时明时暗,勉强照出脚边的水渍。
对岸的曼哈顿灯火通明,高楼层层迭迭,像一座不眠的祭坛。
他们默默地看着那片喧嚣的灯海。灯火热闹,可是声音到不了这里。
徐安把手插在大衣口袋里,风把她的发丝吹乱,她没有伸手去理,声音也埋在风里:“我喜欢这里。”
“为什么?”
“曼哈顿太虚假了。那些真正活着的人,都在马路上躺着。”
魏锋低声笑了一下,笑意里有掩藏不住的疲惫。他呼出的气在夜里化为白雾,很快被风吹散。
“魏锋,”徐安忽然开口:“如果有一天,不做金融了,你想做什么?”
魏锋沉思了很久,才低声说:“我不知道。”
他看着远处的灯火,眼神有一瞬的空白,“我太早就明白金钱的重要性,离开它,我大概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他回头看着徐安的侧脸,苦笑了一下:“我是不是很没用?”
“你只是太成功了。”徐安说,“人只有跌到谷底了才能认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