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 自有分寸(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书房内的气氛因为方才的一番话变得凝重,窗外微微透进的秋光也显得冷淡几分。

吕氏依旧一副关切的模样,端着茶盏轻抿了一口,随即用丝帕掩嘴轻笑:“殿下,臣妾并非多嘴,只是雄英终究是孩子,年纪小,心性未定,这次闹出这样的事,实在让臣妾有些担心。”

她一边说着,一边抬眼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标的神色,语气缓和却不乏意味深长:“储君之位,历来是皇家重中之重。陛下虽未明言责罚,但朝堂上下人心所向,怕是已有波动。若不早些收敛,怕是会让人说三道四。”

朱标的手微微停顿,目光直视吕氏,语气沉稳而不带情绪:“爱妃的意思是,雄英做得不够稳妥?”

吕氏闻言,面色微微一变,随即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无奈”:“殿下,臣妾并非刻意指责雄英,只是觉得他有时行事未免过于张扬。皇室储君,应该更加以身作则,为天下人树立榜样才是。”

“这次广和斋的事情,若真查出些什么,恐怕不仅会影响太孙自身,甚至还会牵连到东宫的威信。”

朱标闻言,脸色不变,依旧沉稳如山。他修长的手指再次落在书案上,轻轻敲击了几下,发出清脆而均匀的声响。

“爱妃说的有理。”他的声音平淡,不带任何起伏,语气中听不出喜怒,“不过,雄英虽年幼,却也不是个糊涂人。他的一言一行,我一直看在眼里。朝中那些议论,父皇心里自有分寸,外人倒是无需过多操心。”

这话看似温和,却如一块无形的巨石,稳稳砸在吕氏的心口。

她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却立刻掩饰过去,低头浅笑道:“殿下果然胸怀宽广,臣妾这些话,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朱标抬眸看了她一眼,语气依旧温和:“爱妃是太孙的长辈,多关心他本也是人之常情。不过雄英是我的儿子,我自有分寸,他的教导之事,也无需爱妃多操心”

吕氏闻言,目光闪了闪,低头假装整理衣袖掩去眼中的尴尬。

她原本还想再多说几句,但朱标这番话已经堵死了她的路,话里话外分明在提醒她不要越界。

然而,她仍旧没有放弃最后的试探,抬起头故作忧虑地说道:“殿下,臣妾只是心疼您这些年劳心劳力,不仅要辅佐陛下处理朝政,还要操心太孙的事情。若雄英这孩子能更懂事一些,您便也能少些操劳了。”

话音刚落,朱标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平静。

他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东宫的教养,我一向严格,他若是继续恣意妄为,我自然不会客气。”

吕氏听出这话里的不悦,心中暗自咬牙,但脸上依旧堆着温婉的笑容,连连点头道:“殿下说的是,臣妾确实多虑了。”

她心里却另有一番盘算。朱标虽然话语间护短,但吕氏觉得他的态度似乎比从前更冷淡了几分。

或许,朱标心中确实已经对朱雄英的不争气产生了几分不满。

想到这里,她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站起身来,微微福身说道:“殿下,既然您胸有成竹,臣妾也就放心了。臣妾今日前来,实在是冒昧。殿下若有吩咐,臣妾一定尽力而为。”

朱标微微点头,淡淡说道:“有劳爱妃挂念了。”

吕氏看着他波澜不惊的神色,心里愈发笃定,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笑意说道:“既如此,臣妾就不打扰殿下了。”

说罢,她转身款款离去,目光扫过窗外庭院的秋景,眼底流露出一丝得意。

回到紫桂阁,吕氏面上的笑容更加肆意。

“主子,事情如何了?”李嬷嬷见她回来,连忙迎上来小声问道。

吕氏嘴角微微扬起,拿起桌上的茶盏,慢悠悠地说道:“本宫倒是没白费这一趟功夫。殿下虽嘴上没明说,但本宫看得出来,他对朱雄英的态度已经松动了几分。”

她放下茶盏,眼神中透着冷意:“东宫储君的位子,向来是众人盯着的焦点。本宫的儿子才是真正该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朱雄英既然做了错事,就别怪我趁火打劫了。”

李嬷嬷听了这话,连忙低声恭维道:“主子果然深谋远虑。殿下若真对太孙心生不满,那太孙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吕氏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目光扫向窗外的秋景,语气冷然:“本宫已经埋下了种子,接下来,只需静待结果便可。朱雄英,终究还是太嫩了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