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别乱说!你这是污蔑,小心姐告你诽谤哦。”她赶忙否认,“西安夜市那叫烟火气和潮流感并存,和这儿风格不同啦。就好比……就好比一个是风情万种的舞者,一个是淳朴憨厚的大汉,各有各的好嘛!”

苏逸尘被她这比喻逗笑了,看着夜市里穿梭的人群,若有所思地说:“每个城市的夜市,就像这座城市的缩影,藏着最本真的生活百态。”

沈南枝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个卖手工编织饰品的摊位上。摊位前,一位老奶奶正专注地编织着五彩丝线,动作娴熟又利落,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丝线蝴蝶便在她手中诞生。

沈南枝被这一幕深深吸引,喊上苏逸尘快步走过去。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精巧的饰品,有蝴蝶、花朵形状的发夹,还有造型独特的手链和项链。

沈南枝拿起一只蝴蝶发夹,在自己头上比划着,“奶奶,这发夹多少钱呀?”

奶奶停下手中动作,抬起头,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姑娘,这发夹10块钱,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便宜又好看。”

沈南枝一听价格,眼睛都亮了,毫不犹豫地多拿了几个,付了钱心满意足的把它们放进了包里。

继续在夜市里闲逛,他们发现了一个表演民间技艺的小舞台。舞台上,一位艺人正在表演兰州太平鼓,激昂的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观众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纷纷为艺人精彩的表演鼓掌叫好。沈南枝和苏逸尘也挤到人群中,感受着这热烈的氛围。

表演进入高潮,艺人将鼓槌高高抛起,又稳稳接住,同时双脚跃起,在空中完成一个漂亮的转身,重重地落下后,紧接着是一连串密集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鼓点。

周围的观众都被这精彩绝伦的表演彻底点燃,欢呼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待表演结束,沈南枝和苏逸尘随着人流慢慢走出人群,沈南枝还在回味刚才的表演,意犹未尽地说:“这太平鼓可真是一绝。我回去要把这段经历写进我的旅行记录。”

苏逸尘说道:“我今天也有了些新的灵感,等我回去就画下来。”

“真的吗?那我可太期待了。”

两人沿着街道往酒店走去,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白日的燥热。进入酒店电梯,到达45楼。

两人走出电梯,来到各自房间门口。沈南枝打开房门,转身对苏逸尘说:“早点休息,晚安。”苏逸尘回以微笑:“你也是,晚安。”

沈南枝走进房间,把今天购买的东西都收进空间里,又将背包和相机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不一会儿她从浴室出来,裹着浴巾,头发还滴着水。从衣橱选了套睡衣换好,摸了下已经变干的头发,她坐到了床边,打开相机翻看今天拍的照片。

照片里,有美丽的黄河,美味的小吃,有精致的手工艺品,还有热闹的太平鼓表演,每一张都记录着今天的快乐。

导出照片剪辑成视频,她打开斗音编辑道“兰州初体验,从舌尖到心间的狂欢!”点击发布。

取出手绘板,连接上电脑,打开绘画软件,握着数位笔,脑海中浮现出那碗令人垂涎的兰州牛肉面。

沈南枝先勾勒出一个大碗的轮廓,接着细致地描绘出粗细均匀、根根劲道的面条,然后给画面上色,不一会儿一碗香气四溢的兰州牛肉面跃然“板”上。

画完牛肉面,沈南枝意犹未尽,又开始绘制夜市里的小吃。她熟练地画出羊肉串,酿皮子,灰豆子还有甜醅子。

绘制完成后,沈南枝对着屏幕仔细端详,对这些画作的细节进行微调,然后保存。

沈南枝将这些精心绘制的美食画作单独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兰州美食之旅存稿”,人怎么可以不存稿呢!还是得留着慢慢发。

她又打开手机,看着抖音上那条“兰州初体验,从舌尖到心间的狂欢!”的视频,点赞和评论已经有不少了。

回复完评论,她从行李箱拿出准备好的本子和笔记录了一下今天的一些感受,写完躺回床上,盖好被子翻了个身,又将被子往上拉了拉,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甘肃省博物馆

清晨,沈南枝从床上坐起来,下床洗漱,收拾好自己后,她心念一动打开百变衣橱,“今天去博物馆,不如就来套新中式的裙子吧。”心念一动一件新中式的裙子展现在眼前。

裙子以米白色为主,绣着淡粉色的花纹搭配飘逸的宽袖好看极了。她触碰衣服换好,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发型,柔柔地笑了一下。“果然,人靠衣装,这样穿显得我好温柔啊。”

这时,沈南枝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苏逸尘打来的。她赶忙接起电话,那头传来苏逸尘清爽的声音:“早啊,南枝,我已经在楼下等你了,给你带了早餐,你收拾好了就下来吧。”

沈南枝笑着回应:“好嘞,马上就下来。”挂了电话,她拿起手账本,将它塞进随身的小包里走出房间。

来到酒店大堂,就看见苏逸尘坐在沙发上,面前放着两份早餐。沈南枝快步走过去“带了什么好吃的?”苏逸尘打开餐盒,里面是黄亮酥脆的油饼和热气腾腾的灰豆子粥,还有一小碟色泽诱人的玫瑰糖。

“尝尝,这油饼酥脆,灰豆子软糯香甜,再搭配上特色玫瑰糖,可都是兰州地道早点。”

沈南枝眼睛一亮,拿起一块油饼咬了一口,“咔嚓”一声,酥脆的口感让她瞬间精神起来,“嗯~太香了。”快速吃完早餐,他们便前往甘肃省博物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