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1页)
沈南枝闻言停下手中的笔,笑着回应:“就是记录一下,这样回去之后也能慢慢研究。”说着,她又在画旁边写下几行注释,标注出不同纹饰的名称和寓意。
沈南枝合上本子,抬起头来,眼中满是兴奋:“太有意思了,谢谢安宇的讲解。”陈安宇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哈哈,我就是喜欢研究这些,能帮大家了解历史,我也很开心。”
几人在一号展区又逛了一会儿,沈南枝时不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陈安宇都耐心解答,还会结合历史故事,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了二号展区。
一进入展区,沈南枝就被一件巨大的朱雀衔环杯吸引住了目光。这件青铜器通体鎏金,朱雀昂首展翅,口衔玉环,造型精美绝伦,在展柜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泽。沈南枝快步走上前,眼睛紧紧盯着这件文物,眼中满是惊叹。
“这朱雀衔环杯也太漂亮了,感觉比之前看到的青铜器多了几分灵动。”沈南枝忍不住赞叹道。苏逸尘跟在她身后轻声说:“这汉代的经典器物,朱雀在古代象征着祥瑞,这件器物不仅工艺精湛,还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安宇也凑了过来,“而且这种器物一般是贵族用于祭祀或者礼仪场合,可见它的珍贵程度。”
青青好奇地凑近展柜,仔细观察朱雀的形态,“你们看,这朱雀的羽毛刻画得好细致,每一根都栩栩如生,古人的技艺真是让人佩服。”沈南枝连忙拿出本子,准备再次记录。她先是用笔轻轻勾勒出朱雀衔环杯的大致轮廓,着重描绘出朱雀灵动的姿态和玉环的精致造型。
在记录文字时,沈南枝一边听着苏逸尘和陈安宇的讲解,一边奋笔疾书。苏逸尘详细介绍了汉代的鎏金工艺,“汉代的鎏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表不脱落,所以这件朱雀衔环杯历经千年依然光彩夺目。”沈南枝快速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
陈安宇继续讲起了朱雀在汉代文化中的地位,“在汉代,朱雀被视为南方之神,代表着太阳和光明,常出现在各种艺术品和建筑装饰中,寓意着吉祥、安宁。这件朱雀衔环杯很可能是某位贵族家中的宝物,用于重要的仪式,祈求家族繁荣昌盛。”沈南枝听得越发入神,手中的笔不停动作,将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一一记录在小本子上。
几人在二号展区继续逛着,沈南枝的目光被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文物吸引。走着走着,她在展柜中发现了小巧却极具分量的西汉皇后玉玺。这枚玉玺四方形,上雕螭虎钮,玉质洁白无瑕,温润细腻。尽管历经岁月,玺面的“皇后之玺”四个篆字依旧清晰规整,透着一股庄重肃穆之感。
“快看,这里有一块玉玺,不过它好像有点小诶,和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样呢。”
陕西历史博物馆2
陈安宇脸上满是自豪,率先开口:“这枚玉玺出土于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陵附近,大概率是吕后之物。在古代,玉玺可是皇权的象征,皇后玉玺更是尊贵无比,它的发现对研究汉代宫廷制度有着极高的价值。”
苏逸尘轻轻点头,补充道:“从工艺上看,这玉玺采用了当时顶尖的治玉技法,线条简洁流畅又不会显得过于低调,螭虎造型威严庄重,彰显了皇家风范。”沈南枝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玉玺的细节,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速记录。她不仅勾勒出玉玺的形状,还特别标注了螭虎钮的神态以及篆字的特点。
青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玉玺,忍不住感叹:“难以想象,这小小的玉玺曾经见证了多少宫廷风云,说不定吕后还曾拿着它发号过施令呢。”
沈南枝听着青青的话,目光愈发专注地落在那枚皇后玉玺上,抬手摸了一下今早出发前脖子上佩戴的项链。
眨眼间,她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殿内香烟袅袅,一位身着华服、面容威严的女子正端坐在主位之上,手中紧握着那枚皇后玉玺。那正是吕后!只见吕后眉头紧锁,注视着下方跪地的臣子,手中的玉玺随着她的话语节奏,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发出沉稳的声响:“此事关乎大汉社稷,容不得半分差错,诸位务必尽心竭力。”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上位者的威严。
臣子们纷纷领命退下,吕后靠坐在椅背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疲惫与忧虑,但很快又被坚毅所取代。她轻抚着玉玺,像是在汲取力量,又像是在与过去的岁月对话。此时,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身上,照亮了玉玺上“皇后之玺”四个篆字,散发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光芒。
画面一转,吕后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山河,手中依旧紧握着玉玺。她的身影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无比坚定。沈南枝能感受到她对大汉江山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在权力旋涡中心的挣扎与坚守。
就在沈南枝沉浸在这震撼的画面中时,一阵轻柔的呼唤声传来:“南枝,南枝,你怎么了?”她猛地回过神来,发现苏逸尘、陈安宇和青青正在看着她。
“我……我没事,就是在想细节处怎么画比较还原。”
“你刚刚拿着笔,还一动不动的,我叫你你都没反应。”青青拉着沈南枝的手,关切地说道。
“可能是想的太入神了没听清。”说着,她轻轻拍了拍青青的手。苏逸尘则默默递来一瓶水轻声说:“喝点水吗?”